洞庭湖陷围网困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在眉睫
2016-12-22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宋希昱
责编:
浏览:3次
12月17日,湖南益阳沅江市组织挖围网行动,6米高的围网经历几次钩铲才倒下。如此行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围网的主人在一旁垂手站着,表示无奈。声势浩大的行动背后,是洞庭湖多年来的网围乱象:当地政府由鼓励到打击,但不彻底的打击,导致问题的积重难返。这不仅导致渔民们的收入不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对生态的严重破坏。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能在保证渔民收益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
最初的围网行动,是当地政府鼓励支持的。很多老板承包湖州、湿地以后,架起铁网,吸引当地群众入股进行水产养殖。出乎意料的是,政府现在说他们是非法的,这显然是朝令夕改。而且如果是非法的,那么政府的人几年前视察没有看到,却要等到媒体曝光了才进行整治,这其中的缘由我们无从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地政府对此事并没有高度重视。虽然拆除了围网,但是生态环境无法恢复到像从前一样。问题也并不会因为钢丝网倒下而结束,后续的巨额补偿费用、人心安抚以及渔民生计,成为留给当地政府最棘手的问题。
当地环保人士刘洋称:“十年前,湖面一眼望不到边,有时江豚在船后面跳舞,候鸟这个季节归来,落在船舷上,一点不怕人。”可是现在,根本没有鸟的栖息空间。洞庭湖的生态问题不过是冰山一角。近几年来,我国类似的状况层出不穷,一个个惊人的数字让人感到可怕。长期的开垦与过度放牧,我国西北的荒漠化面积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以这样的速度进行下去终有一天我们的国土会变成一片沙漠。三峡库区的水污染对两岸以及整个上游地区居民饮水的影响,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面临饮水困难。在联合国最新公布的《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虽然我国生物种类很多,但是因为长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渐渐成为濒危物种最多的国家之一。谁又会想到,我们这十几年来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却是以生态的失衡作为代价,这不禁让我们反思是否值得,是否应该放慢发展的脚步来兼顾生态的保护。
面对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弊端,我们国家从1992年开始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政策,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从长远考虑,它能够实现经济与生态互惠互利的双赢。可持续发展战略固然是好的,但是由于各种疑难问题的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可见要在其中几个重要的环节上下功夫。国家要推行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加大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并进行实时监督,遇到排污过重的企业责令整改,严重的强制企业关闭。企业的负责人也要考虑转型升级,为以后长远的利益发展考虑。试想,如果以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力做到最好,相信造福的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孙后代都能幸福安康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而不是去寻找新的星球去居住。
希望有一天,洞庭湖里还能看到那一群候鸟在船舷上跳舞玩耍,湖里的江豚依旧在游人们的船周围嬉戏,我们每个人都能生活在这一片蔚蓝的天空下,不再为生态的恶化而烦忧。
最初的围网行动,是当地政府鼓励支持的。很多老板承包湖州、湿地以后,架起铁网,吸引当地群众入股进行水产养殖。出乎意料的是,政府现在说他们是非法的,这显然是朝令夕改。而且如果是非法的,那么政府的人几年前视察没有看到,却要等到媒体曝光了才进行整治,这其中的缘由我们无从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地政府对此事并没有高度重视。虽然拆除了围网,但是生态环境无法恢复到像从前一样。问题也并不会因为钢丝网倒下而结束,后续的巨额补偿费用、人心安抚以及渔民生计,成为留给当地政府最棘手的问题。

面对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弊端,我们国家从1992年开始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政策,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从长远考虑,它能够实现经济与生态互惠互利的双赢。可持续发展战略固然是好的,但是由于各种疑难问题的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可见要在其中几个重要的环节上下功夫。国家要推行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加大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并进行实时监督,遇到排污过重的企业责令整改,严重的强制企业关闭。企业的负责人也要考虑转型升级,为以后长远的利益发展考虑。试想,如果以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力做到最好,相信造福的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孙后代都能幸福安康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而不是去寻找新的星球去居住。
希望有一天,洞庭湖里还能看到那一群候鸟在船舷上跳舞玩耍,湖里的江豚依旧在游人们的船周围嬉戏,我们每个人都能生活在这一片蔚蓝的天空下,不再为生态的恶化而烦忧。
责编:格子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