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一路向前
2016-12-14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盖奕洁 责编: 浏览:4
  所有的日子都会在岁月的浩瀚中被抹去存在,而有些过去也并不能因为属于过去就让它变得尘封无人问津。毕竟有些存在是被刻在骨髓里,顺着血脉和基因相承。

  那天,数不胜数的家庭被夺取父母、兄弟姐妹;那天,手无寸铁的中国同胞被日军枪杀、刀劈、活埋;那天,南京城破灭,昔日繁华盛景变成人间地狱;那天,中国的脊梁摧毁,被人蹂躏,摧残,中国的血肉成了竞争的工具。那天——1937.12.13,那天,南京大屠杀在人世间血肉模糊的发生了。

  到今日为止,有不计其数的影片,电视剧和文字在记录着这一事件的恐怖和真实性。南京大屠杀,这五个字无论在什么时候念起来都无比的沉重。战争是人民的灾难,是非正义性的掠夺,但是任何一种方式的掠夺都建立在一定的最基础的人性之上,毕竟战争的主体是国家,人性虽在战争中难以保持,但依旧会存在。而多年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引发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则可以将它从战争的范畴归出去,这无疑是一次惨无人 道的杀戮之灾。


 
  “不论妇女儿童,凡中国人一概都杀,房屋全部放火焚烧。”一段来自日本第六师军团的命令开启了地狱之门,从这个命令之后,侵略者成为了无法描述的野蛮人,他们真的是做到了“一概杀光”的指令。罪行滔滔,难辞其咎。

  此后的8年抗战,最终换来一纸胜利,但死伤无数,冤魂无数,家破人亡无数,流离失所无数,但我们用血肉之躯筑成钢铁之身,用国家浩荡构建不灭信念,最终在泪水和艰苦之后我们再次站了起来,虽然仍然尚未健全,也尚未心智成熟,但我们从那一刻起,不再做低着头颅的落魄人,民族之魂依然坚固的生存在我们体内。

  自此,12月13日便成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用一种形式纪念往生的亡灵,也纪念中华民族的脚印。时至今日,一年又一年,春风吹又生,万野常绿,每年的这个时候便是幸存者和后人为前人整理记忆、再固信念的日子。人们通过各式的活动唤醒曾经的记忆,呼唤现在的自己勇往直前。

  只是随着年代的发展,这个日子在人们的笑谈中似乎逐渐变淡,甚至有人觉得这样的纪念是毫无意义的,毕竟都已经过去。记得此前有关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采访整理时一位幸存者有这样一句话:我知道我的身体也要很快变干,我希望后人能够记住我。并不是我害怕被遗忘,而是我希望我们这些在那场战火中的幸存者和故亡者能够被后人想起,继而想到这个日子。为祖国受伤不足惜,可怕的是连我们国家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伤疤。

  国耻,是一旦发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是无论过去多久,无论时代、观念怎样变化都不可淡忘的烙印。因为国耻,就像是自己脸上的伤疤。若是连一个国家的人民都不能对自己的国耻进行深入的了解,那么这个国家也将没有恒久的明天。

  勿忘国耻,勿忘那些屈辱的岁月,不是固执的揪着过去不放,埋下仇恨的种子,而是时刻警醒自己,勿忘祖国和人民是经受了怎样的难堪和磨难才有今日的繁华盛景。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一直在路上!

责编:格子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