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错的总是你?
2016-11-25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李作恩 责编: 浏览:4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有一群人在生活中却总是会惹麻烦,干什么事情都弄不好,错误也犯的很多。不管做什么事情,这件事情或大或小,不管重要与否,他们都不会顺利地完成。尽管他们也是很认真,也请教了许多人按部就班的来,但是事情总是差强人意。这一群人被称作“情商低”。何为情商呢?官方说法是: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其包括导商(LQ)等。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有些时候他们也很认真,或者说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来提升自己,但是作用的确甚小。在工作或者是学习中,他们经常犯错,当然他们就会受到批评。久而久之,受到的不认同感增加,情绪相应的就会低落。我对于他们的建议是首先端正态度,积极的面对每一件事。下面我想为大家可以提出一些建议,至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即使出现了,也能很好地去接受,理智地去调整。
  首先要学会划定恰当的心理界限。也许我们认为与他人界限不明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来大家能随心所欲地相处,而且相互之间也不用激烈地讨价还价。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它的不利之处在于,别人经常伤害了你的感情而你却不自知。其实仔细观察周遭我们不难发现,界限能力差的人易于患上病态恐惧症,他们不会与侵犯者对抗,而更愿意向第三者倾诉。如果我们是那个侵犯了别人心理界限的人,发现事实的真相后,我们会感觉自己是个冷血的大笨蛋。同时我们也会感到受伤害,因为我们既为自己的过错而自责,又对第三者卷进来对我们评头论足而感到愤慨。

  界限清晰对大家都有好处。你必须明白什么是别人可以和不可以对你做的。当别人侵犯了你的心理界限,告诉他,以求得改正。

  其次,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感觉快要失去理智时使自己平静下来,从而使血液留在大脑里,做出理智的行动。美国人曾开玩笑地说:当遇到事情时,理智的孩子让血液进入大脑,能聪明地思考问题。而野蛮的孩子让血液进入四肢,大脑空虚,疯狂冲动。是的,当血液充满大脑的,你头脑清醒,举止得当,反之,当血液都流向你的四肢和舌头的时候,你就会做蠢事,冲动暴躁,口不择言。控制情绪爆发有很多策略,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注意你的心律,它是衡量情绪的精确尺子。当你的心跳快至每分钟100次以上时,整顿一下情绪至关重要。在这种速率下,身体分泌出比平时多得多的肾上腺素。我们会失去理智,变成好斗的蟋蟀。

  当血液又开始涌向四肢时,你可以选用以下的方法来平静心情:深呼吸,直至冷静下来。慢慢地、深深地吸气,让气充满整个肺部。把一只手放在腹部,确保你的呼吸方法正确。自言自语。比如对自己说:“我正在冷静。”你也可以尝试美国心理学家唐纳·艾登的方法:想着不愉快的事,同时把你的指尖放在眉毛上方的额头上,大拇指按着太阳穴,深吸气。据艾登说,这样做只要几分钟,血液就会重回大脑皮层,你就能更冷静地思考了。

  还有想抱怨时,停一下先自问:“我是想继续忍受这看起来无法改变的情形呢,还是想改变它呢?”对于没完没了的抱怨,我们称之为唠叨。抱怨会消耗用力而又不会有任何结果,对问题的毫无用处,又很少会使我们感到好受一点。几乎所有的人都发现,如果对有同情心的第三方倾诉委屈,而他会跟着一起生气的话,我们会感觉好受一些。有人对你说:“可怜的宝贝。”这对你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你的压力似乎减轻了,于是你又能重新面对原有的局面了,尽管事情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如果你不抱怨呢,你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力有时并不是个坏东西,是的,它也许会让你感觉不舒服,但同时也是促使你进行改变的力量。一旦压力减轻,人就容易维持现状。然而,如果压力没有在抱怨中流失,它就会推积起来,到达一个极限,迫使你采取行动变现状。

  最后要保持做事认真,就算做的不好只要认真做了就行。为人处事中要换位思考,遇到事情多站到别人的角度上看事情,看看自己面对这样的事情可不可以接受。只要是为别人考虑后做事自己办事就会顺利,如果你们能充分认知到自我的不足并想办法改正就会有收获。希望下一次做错的不要再犯错了。
  最后,希望人人都能骄傲地说:“我又很好地完成了一项任务!”

责编:曹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