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举办形形色色的活动。有的是为了身体的健康,有的是为了内心的愉悦,有的是为了公益,有的是为了唤醒人们对爱的坚守和执着。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很多的活动就成了形式。尽管它们都有非常大的意义,或者是为了这个活动而耗费了很多的财力物力。但是它们都会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形式主义。
“跑操了,跑操了。”天刚朦朦亮,体育委员就挨个宿舍去提醒大家今天跑操。现在天气也越来越冷,每个人都不想早起下去跑操。几天前,那时天气还不是很冷。“唉,今天又跑操了。淄博的雾霾这么严重,为什么还要跑操啊。”一位同学抱怨说。不仅仅是因为雾霾严重,更是因为跑操的时候执行力不强,秩序性不够而导致大多数同学都不愿意去跑操。说是去跑操,不如说是去站操。每个班的同学到了之后,站好队到点名大概需要半小时,而用来跑操的时间不到十分钟。执行力不强是大学跑操成为形式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跑操的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它可以督促学生们做到早起不睡懒觉,既锻炼身体又放松大家的心情,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方式。但是执行力不强,成为了大学跑操一个诟病。另外每个地方的天气不一样,淄博的雾霾比较严重,室外跑操可能会影响同学们的身体健康。这两种原因结合起来就成为大学跑操是一种形式主义。
不只是在校园里,社会上,甚至是在官场上形式主义之风也非常的严重。
有知情人士透露,他在县政府机关工作期间,正赶上此县“扶贫帮困”大蹲点,要求每个党政机关公务员和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定点帮扶一个贫困家庭,落实到每人身上的硬指标是至少送一百元人民币到“定点帮护”的贫困户手中。那一年的三月,为了把局里16名公务员送到定点帮护的乡村,他们局里出动了四辆小车,专程把1600元人民币送到离城区30公里的贫困户手中。中午吃饭时他算了一下帐:四辆小车费800元(每辆小车租费200元);中餐两桌600元;一条烟200元,刚好花费1600元。16人一天的劳动力价值还不包括在内。局机关本身不能创造经济价值,1600元开销最终落在纳税人身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扶贫帮困的结果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这只是众多官场形式主义事件中的一个,原本是一个扶贫活动,可是事情办下来之后确是这种结果。不仅让人想一探究竟,追根求源是形式主义在作怪。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上级无法了解基层的情况,就让一些投机分子抓住了机会,这种形式主义会渐渐地试政府与群众分离。还有很多的形式主义,比如“面子工程”。比较热门的就是“扬州炒饭”,本来以为是又一项世界吉尼斯记录,但是浪费严重到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被收回,这难道不是形式主义吗?
其实解决形式主义并不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第一应该深入调查了解民众之所需,不要做无用之事。如果民众都不支持这项活动,但是仍要执行,已经失去了民众的基础再做什么都已经是无用之功了,这也就导致了形式主义的发生。第二应该做好规划深入落实,不要只是纸上谈兵,无法实施。一个合理并条理清晰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没有规划一切都会显得杂乱无章,办事效率不高,这也就失去了举办活动的意义,让人会感到有形式主义的影子。第三应该端正态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形式主义的发生有很大的原因是态度不够端正,总是带着以前的偏见去参加活动,当然不能够融入到活动中去更不能领会到举办这次活动的意义。所以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活动。只有做到这最基本的三点,对形式主义加上更多的“枷锁”,才可以杜绝形式主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责编:曹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