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乞丐专业乞讨,谁寄生于我们的善良
2016-11-01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张亚萍 责编: 浏览:5
   九月中旬,央视一则《职业乞丐揭秘:白天乞讨晚上喝酒吃大闸蟹》的新闻引来社会各界一片哗然。在车水马龙的城市,我们总会看到一些衣衫褴褛的乞讨者正卑微着自己去向别人伸手。在偌大的城市里,你或许在不经意间与这些人擦肩而过,但你可曾为这些人施舍过?你又是否怀疑过?这些让人心疼的乞讨者,真的是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吗?也许并不是这样。
  有些乞丐确实很可怜,但不得不说现在的职业乞丐真的是越来越多了。他们骗取我们的同情心,却并不是真正需要被帮助的人。所谓职业乞丐,是指在某一城市或地区形成一定的人数规模,自身并无临时困难、能够自行解决食宿等基本生活问题,但长期选择乞讨这一行为,以讨要钱财为主要目的,拒绝政府临时救助的这一类人群。
  “城市是天堂,马路是钱庄,讨完三年饭,回家盖新房”这样的歌谣里充满了对现实的讽刺。有报道称,职业乞丐的收入分分钟比白领还高,甚至有的年薪高达30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随便蹲在街头,装装可怜,甚至不用动一根手指就能得到比别人工作还多的报酬。试问:那些正在为了生活奔波劳累付出劳动的人是否会感到不公平?有朝一日,人们自责时的口头禅会不会成为“我还不如去街头要饭”?
  诚然,我们应该感恩这个社会是善良的。但这些职业乞讨者就是利用人性的怜悯这一弱点,用逼真的演技一点点攻破人们的心理防线。他们空顶着一个劳动力人口的头衔,不仅没有为社会创造出自己应尽的财富,反而在心安理得地白白消耗着别人的血汗。乞讨和欺讨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差了做人的良心。看似不起眼的欺骗,却在一点点蚕食着人们的善心。
  当善良遭遇谎言,那真相被拆穿之时,便是善心之山消融之日。就像四川达城的三名小学生扶摔倒老人反被诬陷索赔事件,看着小孩子们委屈的眼泪,我们该怎样让他们继续去相信并喜欢这个社会?也许是因为这类人越来越多,世人受的欺骗与心碎也逐渐增多,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我们很少去帮助那些看起来很需要帮助的人,甚至当我们固执的非要去尽一点绵薄之力时,身旁的人总会带着看傻子般的眼神去阻止我们。从佛山小悦悦事件到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我们都在批判社会的冷漠.人性的缺失。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并不是因为世人太过冷血圆滑,而是因为他们的善心已经被伤的体无完肤。这些善良的人只是在用冷漠保护自己而已。
  在推进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这个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营造。人生的状态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但心灵的温度又是受社会影响的。一个善良的人付出并不是要得到别人的回报,但至少不是欺骗。这个社会需要阳光和温暖,这个社会应该给这些善良的人一些鼓励,所以,请尊重每一份善心。

责编:曹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