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文化、慢文化如何选择?
2015-12-23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马健 责编: 浏览:14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在长期创造中的产物,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包括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思想观念的等等,这些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这样传统的慢文化也受到了冲击。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使得快文化进入到人们的生活,渐渐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也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如何去融入这两种文化,要看我们自己怎样选择。

  飞速发展的网络世界,使得网络的文化成为一种快速文化,深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特别是当代的青年深受其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这种快速地文化,而渐渐忽略的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慢文化。手机、电脑的普及,也使得每个人都会在网络世界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对于网络的快文化来说,稍纵即逝,是伴随着一定的社会现象而兴起的一种即时性文化。这种快文化虽不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但它产生的话题、热点也算一时会让社会聚焦在这一点。快文化不具有长久性,但它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循环性。虽然每次的文化热潮内容不同,但在一定时期,会给现代人乏味的生活增添一种精神的“调剂料”。相比而言,传统的慢文化就在显得相形见绌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传统的慢文化太枯燥无味,而它需要人沉下心来仔细的去了解,所以,很多年轻人就没有了这份毅力。但慢文化有它不可替代的特点,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对于整个民族精神、性格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的影响力是缓慢而强大的。

  无论是慢文化、快文化都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社会而产生的。 不同的文化有不一样的特点,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它们各有优缺点,想要接受这两种文化,就要学会如何去选择。

  在当代社会,快文化流行于整个社会,大量的文化信息也会满足许多人的需求。但这种快速地“文化餐”总有不合适的地方,深入到饮食、娱乐、学习等诸多方面,伴随着世界的交流,也渗透着西方国家的文化意识。在快文化的影响下,它悄然改变着当代人的生活方式。而过多的快文化会在整个社会中形成文化的泡沫,短时充实,却很快就失去意义。快速地社会生活是人们更容易接受这种文化的重要原因,它迎合了人们对快速生活的需求。但过快的社会文化发展,总会带来许多的问题。我们不否定快文化,但不能顾此失彼,对于这种快速文化,汲取它有益的信息和内容,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

  虽然传统慢文化有些落后时代的发展,但它的内涵并不过时,无论在哪个时代,慢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作用不会削减。它承载着整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也影响着民族性格、品质,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引导作用。即使在现代,传统慢文化的作用仍旧无法替代。虽然很多年轻人缺少悉心接受慢文化的心态,但也有不少人肯静心来探寻慢文化的真谛,慢文化的薪火,总会有一代代人传承下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亦是一种改变现状的方法。汲取快文化的优秀特点加以融合,让慢文化变成可以使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文化。不论面对哪一种文化,如何从中获取对自已有用的文化内容,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学会选择。

  不同的文化,有他们各自的特点,我们不可能全盘的去接受,学会选择。寻找快文化中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内容,摈弃快文化泡沫中的庸俗文化。抛却慢文化中不合时宜的内容,仔细品味传统文化的精髓,陶冶自身的品质。折中两种文化,选择对自我发展有用的文化内涵,真正深入品味不一样的文化,正确对待快文化与慢文化。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