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教务处 主持人:郑兆青 副处长
时 间:10/12/2015 14:30~15:50 地 点:大学生事务中心接待室
主要内容:
基本情况:教务处设有综合科、学籍管理科、教学研究科、实验教学科、素质教育科、质量管理科、教材科、考务科、选课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11个科室,为同学们提供从入校到毕业过程中,所有涉及学习环节的教学服务。主要工作职能:全校本、专科生的课程安排和教室调配使用;监督各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各教学环节的检查;考试管理,学风建设,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全校本、专科生成绩管理;毕业生资格审核、证书管理;各类学籍数据的整理与上报;转学、休学、退学、停学等学籍处理;课程、教材、教学建设;制定课程建设计划,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组织协调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大赛、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的立项验收等;制定教材建设规划,组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及审定,全校教材的订购供应等。
问:老师您好,最近学校的教务系统发布了我校专业分类公示,由于同学们对专业分类标准不够了解,所以这件事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了较大争议。请问为什么要进行专业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答:对于专业分类这个问题同学们的关注度高,说明同学们对自己专业的热情很高。专业分类是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在2014年全省11所高校试点的基础上,于2016年在全省省属本科高校(不含医学院校、山东警察学院))扩大拨款定额实施范围的改革。专业划分为A、B、C三类,A类在进行拨款时会上浮一定比例,C类则会下浮一定比例,B类保持原来的拨款不变。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旨在推动高校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特色发展。要求学校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及时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努力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对于学校来说,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在“十三五”期间结合社会的需求与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问: 请问老师对于专业分类后的学科建设,师生应该怎样做?
答: 对于所有的老师来说,都应该关注专业建设,要知道每一门课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明确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生来说,要热爱所学的专业。专业分类依据有人才培养定位、招生规模、就业率、社会需求、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与投入等,所以老师和学生都要热爱自己的专业,要对自己的专业建设有贡献。这样的分类促进老师更加注重专业建设,对学生的培养更加有利。
问: 请问老师对于B、C类的专业学校将会怎样发展对待?
答: 专业建设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类之后并不是像有些同学担心的将某些专业抛弃了,所有的专业都要加强建设。我们学校每一个专业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我们有传统优势专业,比如机械,车辆等等,但我们同样需要人文、社科、艺术类的学科专业,这些专业除了培养本专业的人才,还承担着对所有学生的人文、社科以及艺术类知识的传授。无论哪一类专业,学校都会加强建设,专业分类是为了让各个专业建设的更好,对于学习和教学上没有不利影响。专业划分是动态的机制,只是暂时的,后期会随着各个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整。这就促进老师重视专业建设,学生重视本专业学习及就业。
问:老师您好,请问成绩考核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是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吗?
答:这学期开始我校进行了考试方式方法改革,鼓励任课教师逐步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和成绩所占比例。上大学之后有些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会有些松懈,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我们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改革,杜绝一张试卷定成绩。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提倡任课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考核。平时成绩所占总成绩比例由任课老师所在的课程组讨论确定。
问:老师您好,我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大一新生,我们的课程相比其他专业的课程来说特别多,请问能否对我们专业的课时进行更合理的规划?
答: 这学期开始学校已经部署了课程体系优化的工作,将会调整学时学分,总学分要减少20—30个学分左右,还要调整课上讲授的时间和课下学习的时间比例,体现“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现在正在逐步调整,预计到2017级会有明显体现。
问:老师您好,从大二开始就有选修课,但很多同学报名后却未被录入,请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答: 公选课有两次选课机会,第一次是初选,它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第二次是终选,它是根据教室所能容纳的人数来确定的,如果教室只能容纳200人,系统会随机留下200人,将多余的踢出,这时学生可以另选其他还有余量的课程,学生选课时要按照与本专业相远的原则选课,也就是说不能选本专业培养方案里的课程或者相近的课程。公选课每个学期只能选两门课,不要把所有的选课留在最后,万一取得的学分不够,会影响毕业。同时学校也在加强课程建设,最大限度的满足同学们的需要。
问:老师您好,如果公选课初选和终选都未成功,还有二次选课的机会吗?
答:每个同学都只有两次机会,如果终选未成功,则没有再进行选课的机会。这里就要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选课机会,初选不成功,就要马上进行终选。不要只认准一门课程,要增大自己选择的余地,多给自己尝试的机会。还有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选课都放在大四学年,大四是比较忙的,可能会顾及不过来。所以建议同学们要早做计划,及早完成选课。
问:老师您好,请问毕业证与学位证有什么区别吗?
答:完成学生专业培养方案中要求的成绩标准即可获得毕业证,在拿到毕业证的基础上,平均学分绩点达到70以上并且符合学士学位授予的其他条件,即可获得该专业的学位证。
问:老师您好,我是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想做一名英语教师。请问老师,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能不能转到师范类专业?想要从事教师工作应该怎么办?
答:每个学生在大一下学期都会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成绩要求要在专业排名的前30%。不过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师范类学生可转向非师范类专业,非师范类学生不可转向师范类专业。但是非师范类的学生要想做教师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前提是考取教师资格证,只有拿到了教师资格证,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教师。
问:老师您好,请问考试作弊对于拿学位证有什么影响?
答:考试作弊是学生学术道德问题,《山东理工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规定自2006年开始因考试作弊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的学生,毕业时不能获得学士学位。依据《山东理工大学关于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的补充规定》,受到记过及以下处分的在校生,符合相关规定,可以申请撤销处分,有机会获得学位。未撤销处分的,毕业一年以后可以提交授予学位申请(仅限记过处分),学校召开学位委员会,讨论是否可以授予学位。
问:老师您好,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综合表现等,如何进行评价?有什么意义?
答:依据《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德智体综合考评办法》,每学期都要对学生的在校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评。综合考评由德育(20%)、智育(70%)、体育成绩(10%)还有奖罚分共同组成。综合考评排名的一个作用是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的标准,也就是说学生的评优推优注重的不只是学习成绩,更是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全面发展。综合考评排名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对同学们起激励作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带动集体一起进步。另外,国家奖助学金、学习单项奖等的评选对学生的智育成绩排名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问:老师您好,请问申请校级或省级优秀班集体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是不是只看组织的活动?
答:评选优秀班集体最看中的就是班级学风,包括考试不及格率、参加的竞赛活动、考风考纪等。但要认清组织活动的意义,不要为了活动而组织活动,组织活动是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锻炼每个同学的能力,让每个同学更好的发展。另外就是要注重活动的质量,鼓励同学们多参加一些学科竞赛,让每个同学尽可能有机会发挥自己优势。
问:老师您好,如果一门课程因不及格未得到学分是否可以用其它课程的学分来代替?
答:这个仅限于公共选修课,一门公选课的学分可以选择用另外一门公共选修课的学分来代替,但必修课的学分不可以代替。有的专业选修课也可以,需要具体咨询学院教学科。
问:老师您好,如果教务系统的登陆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答:同学们密码忘记可以持本人学生证去学院的教学科,教学科的老师有权限进入教务系统帮着查询学生的密码。
问:老师您好,作为交换生出国或是去台湾是否要去教务处办理相关手续?
答:同学们如果是去台湾做交换生,需要去统战部申请;若是出国的同学要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当然相关部门会提前发放通知。希望有兴趣的同学提前关注一下。如果最终被确认出境学习的,要去教务处学籍科办理保留学籍手续。
问:老师您好,请问公选课成绩是否算入平均学分绩点?
答:这个是不算入的。只有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必修课才算入平均学分绩点。
问:老师您好,请问成绩及格与满分所算学分是否一样?
答:所算学分是相同的,但所算成绩绩点是不同的。所以同学们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考个好成绩。
问:老师您好,大二的时候会有一次修双专业的机会,如果这次机会错过了,还有再修的机会吗?
答:双学位只能在大二的9月份报名,因为双学位的修读时间是三年,如果错过只能下年九月再选,代价是推迟毕业或者推迟取得辅修专业的学位证。每年9月份辅修专业报名时教务处会下发通知,请同学们多多关注学校网站、教务处网站以及辅修专业所在学院的网站。大部分同学修双学位(在晚上与周末上课)主要是为了拓宽知识,就业时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还有的为了跨专业考研。修读双学位的学生,满足双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将会授予一个毕业证(注明有两个专业)或者另外出具修读辅修专业的证明,会授予两个学位。请大家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在大学里学会学习、学会掌控时间,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人合作,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
问:老师您好,对于大一下学期的转专业方面,有什么需要学生留意的地方?
答:据我校规定,在大一下学期有转专业机会,成绩必须在本专业前30%才有资格提出转专业的申请。这几年,学生在转专业问题上比较客观、理性。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跨批次转专业,一本专业、二本专业之间不能互转,只能在本批次专业间提出转专业申请。非师范类专业不能转到师范类专业,但师范类专业可以转出。合作办学专业、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也不能转专业。
附件:
第十四周“职能部门与学生面对面”活动通知
各学院:
教务处将在第十四周“职能部门与学生面对面”活动中做客大学生事务中心,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时间:12月10日(周四)14:30—15:50
地点:大学生事务中心接待室(103室)
内容:围绕学生学籍管理、考务工作、选课安排等问题接受来访者咨询,听取学生和学工人员对教务处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教务处 学生工作处
2015年12月10日
责编: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