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午餐”营养在何处?
2015-11-09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杨硕岐 责编: 浏览:3

  近日,杭州某小学被爆出为孩子提供的“营养午餐”并不营养,孩子们的营养午餐是这样子的:饭是夹生的,菜里有虫子和竹叶,盛饭菜的容器是很脏的塑料泡沫桶,泡沫保温桶放在地上,周围散落大量的食物残渣……按照营养午餐的标准,每个孩子每顿饭七块钱,其中六块五是正餐,包括一荤两素,余下的的五毛购买水果,然而现实却和标准大相径庭。孩子们吃的肉被堆在车间的地上,鸡蛋是破的,蔬菜是蔫了的,很难想象这是一所百年老校所提供的饭菜。这不禁引发人们热议:“营养午餐”到底营养在何处?  

 
 

  这样的事件不仅仅发生在小学,更是发生在涉及我们大学生的大学食堂中。如今大学学校,大部分食堂对外承包,由个体负责,学校不能统一管理,不能制定硬性标准,因此个体食堂钻了空子,“偷工减料”,使用不新鲜的食材制作饭菜,做出的饭菜不仅质量差,而且卫生水平也令人担忧,没卖出去的剩菜剩饭与新菜新饭混在一起卖给学生,食堂提供的餐盘餐具用清水涮一遍就继续给学生使用,难以想象食堂提供的这样的“营养饭菜”大学生们是如何下咽的。

  走访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们,对于学校食堂这个话题,他们也是有着诸多感受,首先学生们反映学校食堂的饭菜太难吃,混合的新陈饭已经是每餐标准,在米饭中可以吃出沙子,在包子中可以吃出苍蝇,馅饼中有苍蝇的尸体,米粥中有各种头发指甲……其次饭菜的质量低,但是价格高,学生们普遍反映学校食堂打着金字招牌,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卖着物不符实的饭菜,然而对于此,学生们不满与日俱增,投诉得不到回应,因而事件仍得不到解决,愈加发展下去。

  每个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每件事件的发生必然有他要发生的理由,那么这件事件背后反映了什么?饭菜供应公司是与学校合作的,如果学校知道饭菜供应公司提供的饭菜不洁净,那么为什么还会选择与这家公司继续合作呢,必然是学校与供应公司达成了某种协议,学校可以从中获利;另一方面,饭菜供应公司因为和学校达成的协议,肆无忌惮,偷工减料,在制作午餐的食材上克扣,从而谋取更高的利益,在学校与饭菜供应公司的协议中,双方无疑都是获利者,然而最应该受益的大学生们,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反思此事,此事件的发生与国家的制度也有很大联系。几年前发生的校车事件就与国家的法规制度空缺有联系,由于国家没有出台过关于校车管理的相关文件,也并没有相关部门发布过关于校车管理的法律法规,才使得校车超载现象愈加严重,直至惨剧的发生,引起公众的哗然。惨剧的发生使校车事件成为焦点,国家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做了大量工作才使校车事件得到妥善解决,那么“营养午餐”事件呢?在事件刚刚曝出时国家是不是就应给予关注,想办法减少甚至杜绝危害学生的事件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如此,关于食堂管理的的法律法规是否应该尽快完善公布?学校也应该考虑食堂是否由个体户承包,如果由个体户承包,那么统一的规则制度该如何制定。

  “营养午餐”营养在于何处,营养都去了学校与饭菜供应公司的腰包,试问,吃着这样饭菜的大学生们真的可以承担社会重任吗?如此“营养”的饭菜真的有营养吗?大学生们呼吁:学校莫让我们在吃这样的饭菜了!“这样说来,“营养午餐”事件有必要也非常必要被社会关注,莫让学生们再吃着所谓的“营养午餐”成长了!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