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挖掘机成为了网络热门话题,各种段子都与蓝翔扯上了关系,“那么问题就来了,挖掘机技术那加强?中国山东找蓝翔”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让人不禁疑心:蓝翔为什么这么火?
国外媒体的渲染
Google等美国公司被爆遭遇黑客攻击,《纽约时报》指出,黑客攻击与中国蓝翔技校有关,文中刻意强调了其军方北京,称其是由军方支持建立等。在“军方背景”、“黑客摇篮”等传闻漫天飞时,被国外媒体如此渲染,蓝翔更添一层神秘色彩,激发起大众的好奇心。
网友的推波助澜
在被曝出“军方背景”的传闻之后,蓝翔副校长带领蓝翔学生跨省打架,蓝翔校长有三个身份证六个孩子的新闻接连登上网络头条,网友们抱以看热闹的心来阅读新闻,使得新闻的点击量直线上升。网友们对广告词的调侃又把蓝翔推上了“火”的高峰,生活的空虚,需要些能够抓人眼球的东西来填补,蓝翔的广告段子无疑成为了填补空虚的“牺牲品”,但在成为“牺牲品”的同时也成功的浪费了大众的时间。网友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帮助蓝翔宣传,使得蓝翔受益颇多。
“火”文化的兴起
事实上,到现在蓝翔和屌丝、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为“火”文化的一种象征。“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演化成为了类似“浮浮躁躁,咋咋呼呼”的含义。从凤姐自我炒作,郭美美炫富可以看出,“火”慢慢从一个中性词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她们都“火”过,这种“火”只是利用营销手段和某些噱头增加了知名度,高潮之后就是衰退,持续时间短暂。大众正在享受着无内涵无营养的“快餐生活”带来的娱乐,快速的“火”,快速的被取代,随后快速的被遗忘,“快餐生活”既缺乏内涵,又不可能体现和代表主流,甚至可能导致思维的退化,但大众却乐在“享受”、“舒服”、“简单至死”的快餐生活其中,由此看来“火”文化成为了“快餐生活”的一种体现,当大众对“火”极具推崇,对“快餐生活”极具追求,那么蓝翔技校的“火”又怎么能避免呢?
蓝翔“火”了,下一个“火”的会是什么呢?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