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女孩,远赴万里到中国学习中文,17岁的白琳和19岁的Yuliya,一个半月的中国生活,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欣赏,虽然语言不通是我们这次采访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但是年纪相仿的我们还是相谈甚欢。
(左 白琳,右 Yuliya)
游在中国
白琳的中文很好,6岁时她曾经和父母来过中国,幼时的记忆一直在脑海回映。在哈萨克斯坦她已经学习了两年多的中文,所以简单的对话她可以听得懂,来中国的时间很短,但是喜欢旅行的她已经到过中国不少地方,满洲里、大连、哈尔滨、威海……提起这些地方,她很开心“我喜欢雪,哈尔滨的雪,很大很大;满洲里离我的国家很近,我很喜欢。威海,很漂亮。但是,淄博,不好,环境,没有海边好。”相比于白琳,Yuliya的中文没有那么好,只能简单说出几个词语的她,始终微笑着,在白琳的翻译下积极地参与我们的之间的对话。“我很喜欢这座城市,这里的朋友非常的热情。前不久我还和我的中国朋友去旅游,名胜古迹是我最感兴趣的。”
食在中国
当问起中国的饮食习惯时,甚少开口的Yuliya说:“中国饭好吃,西红柿炒蛋很美味,油条很棒。我最喜欢煎蛋。可是,我不会用筷子。”“中国的很多菜都太辣了,我不喜欢吃辣,不太习惯,”白琳略带抱怨的说道,“但中国菜确实非常的美味。在哈萨克斯坦,很多蔬菜都是水煮的,不好吃。”小编听到水煮蔬菜,笑问白琳,听说水煮蔬菜可以减肥,哈萨克斯坦的女孩是不是都很瘦,她惊讶的回答“怎么可能,中国的女孩子才是瘦,很瘦很瘦。我们家乡,女孩子,不瘦的。”Yuliya瞪大眼睛,“我在餐厅吃饭,中国人,吃很多很多,可是,为什么那么瘦。”大家不禁哈哈大笑。氛围也越来越轻松。
行在中国
虽然在中国的时间还不长,但是两个女孩似乎已经融入了中国生活。“中国生活很快,公交车很方便,有很多自行车和电动车,哈萨克斯坦的电很贵,很少有人拥有电动车。在中国骑电动车很方便,我们也买了,一个寝室的2个人可以用一辆。”
学在中国
两个女孩计划在理工大学习一年的汉语,“我们有ABCDE五个班,E班的同学中文最好,每天学习中文听力,综合,写作,口语,还会有汉语等级考试,和英语差不多,只不过,今年我的汉语四级没有过,180分通过,我只得了177分。”说到这里,白琳有一点失落,“不过,我十二月的下一次考试会努力的。”两个人都参加了这一次的运动会,迎新晚会上留学生的舞蹈《小苹果》两个人也都有跳。“我们想多参加这些活动。”当问起以后的计划时,两个女孩说希望可以在中国的临海城市找一所学校学习画画。
印象中国
“为什么会选择中国留学呢?”我们很好奇。“很多留学生来中国因为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但是我不是,我不喜欢经济。我喜欢中国的文化。”说起中国文化,白琳很兴奋,“我喜欢听民歌,喜欢李白,我学到的第一首古诗就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问到对于中国的印象时,Yuliya似乎很喜欢这个话题,虽然中文不太好,但她依然努力的向我们表述她对中国的印象。“人很多,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哈萨克斯坦,没有这么多人。中国的很多老年人喜欢运动,经常看到他们早上或者晚上跑步锻炼身体,在哈萨克斯坦老年人都待在家里看电视,做饭,他们不喜欢锻炼身体。”白琳补充道:“中国人都很年轻,很善良。不过,中国父母和哈萨克斯坦的父母一样,很喜欢限制孩子的兴趣爱好,喜欢插手他们的未来生活。这个,不好。”
小编寄语:缘分或许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在采访中,小编意外得知,Youliya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都喜欢英剧《神探夏洛克》,不顾周围人的眼光,两个人尖叫着拥抱,不知道怎么形容当时自己的心情,来自异国他乡的缘分,似乎格外让人珍视。在送她们离开的时候,白琳告诉小编,其实自己并不喜欢画画,这也是父母的安排,她最喜欢游泳,在家乡,她学习了四年的游泳,只是可惜耳朵出了问题,医生禁止她游泳,聊起这个,整个采访过程中一直微笑的白琳眼睛里泛起了泪花。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能深深的拥抱。尽管两个人在中国可以相互帮忙,但是语言不通,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不同,两个女孩子的生活并不是那么轻松,真心的希望她们融入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在中国生活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