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到《高等学校学生行为规范》,赫然醒目的“诚实守信”四字,相信大家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学业诚信”问题也始终是处在热门话题榜。
诚然,学业上的诚信不自欺、考试不作弊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主流价值观,但就大学生而言,依然有不同声音的存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老师和同学们的看法。
和普遍主张的观点一样,外国语学院的任老师也认为,作弊自然是不对的,更何况我们已经是大学生,应该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力。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一旦有了作弊的念头或是把作弊当成家常便饭,这种“走捷径”的想法便会深植于内心,甚至还会成为一种习惯,对学生的将来会产生潜移默化或显而易见的影响,而且往往是负面的。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很多不好的行为乃至违法的事情,都是由于采取了非合法的方式,而作弊本身也是一种非正常渠道,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夸大其词。
对于“学业诚信”问题,在学生群体间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位成绩较出色的女生告诉笔者,她认为应该坚决抵制作弊行为。在日常的学习和备考阶段,自己都是很用功,辛苦的付出自然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但部分在学校“混日子”的同学,经常逃课,作业要么不完成要么抄袭其他人的,考试的时候“借助外力”,却取得了好成绩,这和她的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实在很不公平。
在这次的走访过程中,有位同学的见解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她自己而言,她觉得对待“作弊”这个问题,就像是对待“大学恋爱”,不提倡也不反对。她认为诚信不仅仅是道德品质层面,更是一种认知、态度,这会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深远影响,很显然,作弊是不好的行为,但不能因为很多弊端就对此全盘否定,毕竟这种“旁门左道”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起到帮助作用的。
以上同学的言论引发了我的思考,学业不诚信是对其它同学的一种不公平,学业不诚信更是一种自欺行为,且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一旦作弊事实清楚,会违反学校考试纪律,必须接受学校处分,处分会成为大学期间甚至整个人生的污点,而有的同学为什么会铤而走险呢?首先是同学们受社会上不诚信思潮的影响,诚信意识淡薄,当然也存在学校制度执行不严格、监考老师尺度不一的问题。
看过以上老师和同学关于“学业诚信”的观点,想必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同时也更客观的见解。作弊这种行为是可以谅解的,还是一条不能触碰的高压线?我相信每位同学都会有自己价值判断?我们每位大学生都应该努力杜绝作弊及其它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大学生,我们在大学期间要做的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最重要是学会如何做一个有担当、有素质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