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青春:戒掉陋习,不忘来时之路
2013-04-13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赵寿旺 责编: 浏览:13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清明节,没有蒙蒙细雨,早上起来,稷下湖上飘浮着些许雨雾,熏染了节日的氛围,不禁触动了我思绪的触点。清明意味着祭祀和怀念,生离死别,追忆逝者,又好好珍视现在,无论是出门踏青闲情雅致也好,思念亲人愁绪满肠也罢,都是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的最佳时刻。

  在繁华的人世中,每天都有许多人,在忙碌中匆匆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青春就在不经意间渐渐地流逝着。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有时候,太过匆忙,反而忽视了许许多多生活的碎片,有一天,忽然从梦中惊醒,原来自己已经走了那么长那么久的路。这一路自己又是怎么来的呢?忘记了一路的颠簸,其实,成长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深刻、那么完整,太多的懒惰掺杂其中。

  我喜欢上温立武老师的毛概课,每次他都会把自己的一些人生体验与我们分享,或许他不是善于讲故事,表达情感的人,但他的话总是能触动人心、至少让我深有体会。

  常有人说,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重要的是今天和明天,的确,忘记过去的最好方式就是马上开始新的生活。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倘若一直这样下去,我们的生活似乎没多大改变,依然是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回宿舍,偶尔会赖床,偶尔赶着上课不去吃早餐,偶尔还有很多的很多,每天每分每秒都是这样的循环,日复一日,生活继续变得贫乏,人生还是很无聊,落寞和无奈。

  生命的过程就像走一条长长的路,留下足迹的永远是身后和脚下,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漫无目的的走,有没有发现好多足迹都是歪歪扭扭的,心跳和步幅都是不一样的。你是否曾想我们真正要走的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未来式尚未踏足的神秘园,永远不会告诉我们会怎样怎样,我们的过去或许微不足道,却是真实,有迹可寻的。还记得刚刚踏入大学的自己少不经事,开始心情如何如何豪情万丈,梦想怎样怎样。可悲的是,时间走过,成长已经开始带走年少时的懵懂无知,梦想的热情,甚至当初那不害怕失去的勇气。在茫茫人海,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还有闲心静下来用心感受一下来时的路,曾经年少的自己是多么单纯、多么可爱。

  记得有一次温老师查考勤,因为一些同学没有去上课,他就用很长的时间和我们谈大学生活,鼓励我们,其中有句话记忆犹新,“触目惊心”,他说:学生,大学期间太散了,小学生都懂得道理,你我却没了。是啊,小学生不会上课老迟到,更不会翘课,小学生见了餐厅阿姨会主动打招呼,小学生公交车上让座会很开心很热情,而我们是不是总是皱着眉头,心不甘情不愿,有的连声招呼都不打。

  过去就像我们的信用卡,我们存储的不仅仅是我们最初的储蓄,还有我们生命中每一步积累的利息,这样过去就赋予了现在更多的意义。

  未来,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当我们不清楚未来的路怎么走了的时候,就想想来时的路,越是靠近起点的地方越能看清原来的自己,重要的是继续开始来时的路、最初的梦想。就像温老师所说,大二的同学很快就大三了,是不是把某些不正常(翘课、迟到,玩游戏等)当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呢?别去放纵自己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眸凝思中国近代史的沧桑之路:在自大中落后,在落后中挨打,在挨打中觉醒,在觉醒中崛起,每一次的进步是继往开来的,每一步是在过去的光明与阴影中摸爬滚打寻找方向的。历史的发展,已不难看出事物的进步首先要汲取过去成长的养分,才可能从滞后和停懈中充满朝气的前进。

  祭奠青春,今天我又进步了一点点,你呢?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