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理工大校园时,在淄博市中心悠闲逛街时,或者有些狼狈的乘坐着那拥挤的2路、7路或是138路时,你会不会偶尔遇到这样一个外国人呢:戴着副眼镜,笑眯眯的,长得很是像《飞屋环游记》中的爱冒险的老爷爷?
他,就是来自美国的外教Fred。如果只看他的样貌和言行,恐怕没有人会想到他已经接近中国的“古稀之年”了。这样一个风趣幽默,把学生当做朋友般来关心的美国“老顽童”,怎能不受欢迎呢?
在采访最初,笔者还是有些忐忑的,当然,语言上的交流是一方面,更担心的是会不会“冒犯”这位国际友人。但他始终保持着的温和笑容和幽默的谈吐,让气氛瞬间变得轻松愉悦。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这是Fred对中国的深情。作为一名任教几十年的职业中学和大学教师,他一直有个心愿,便是来中国教学。问他为什么,他笑着说自己也不知道,就是特别想来中国和中国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或许,中国,这片之前从未踏足的土地,对他而言,是个神秘的国度,充满着未知的魅力,令他向往。
说到他申请来中国教学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在寻找契机,但不是时间上不合适,就是双方的要求不能达成一致,比如,单独一位女性可以来中国,但单独的男性不可以,这让Fred觉得有些好笑,去又很无奈。就这样磕绊了5年,终于如愿以偿,签了满意的合同,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航班。
之后,便和理工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学生 另一番天地】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美国的学生很自由,没有我们那么多的压力,可以随心所欲。但Fred却告诉笔者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的中学生可能相对轻松,没有中国那么繁重的作业和考试,生活也更加丰富一些,但大学却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相比而言,中国的大学生幸福很多。在美国的大学里,没有学生会迟到、逃课,除非是有特殊情况。至于课上普遍玩手机的现象,更是不存在,即使玩儿,也只是少数的几个偷偷摸摸迅速发信息之类的,绝不会光明正大的把手机放在桌上,想必这实在很出乎大家的意料吧!他们的课堂表现自然也是积极的,经常会“挑战”老师,各抒己见,而多数的中国学生比较内敛沉稳。或许我们中国的大学生需要反省一下了……
但中国学生有着良好的教养,谦虚,尊重老师,这让包括Fred在内的许多国外老师很欣赏,所以,在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激动的表明自己很喜欢中国学生,彼此相处期间有更多的快乐和温情。
【老师,应该少一些说教】
上过外教课的同学应该都能感受到,这和我们中国式课堂完全不一样。在外教课上老师不是俯视学生,而是和学生一起思考、交流、做游戏等,注重的是一种引导式的互动。中国老师也有一部分能很好地的做到这样,但毕竟还是少数。在Fred看来,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帮助他们解决。在和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选择,敢于挑战权威,努力探索真理,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而不仅仅是取得成绩上的优秀。
此外,老师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并快乐着,这是很多学生的心声吧!
Fred很诚恳地说,很希望自己可以和中国学生成为好朋友,尽可能地帮助我们面对解决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不虚此行】
来中国自然不能错过两件事:“游在中国”和“吃在中国”。来中国后的这7个多月里,在教学的间隙和假期,从北京到上海,从淄博到曲阜、青岛,Fred欣赏了一路美景,品味着中国的韵律,妙趣横生。而其中他最喜欢的是青岛,因为那儿有很多的德式建筑。在德国生活过很多年的他,对德国也是有别样的深情。由于7月底就要回国,他也有一系列的游玩计划,泰山,东营,烟台,西安等都是要去领略的胜地,只是时间有限,不然他一定要“游遍中国”。
说到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吃惯了牛排汉堡冷饮的美国人,却是对中国美食十分喜爱。各种色香味对味蕾的吸引太大了,这让他真正领会到中国烹饪的伟大。他也会经常邀请自己的学生一起品味美食,他已经是淄博市内的好多饭店的常客了。
后记:
中国给了他太多震撼,理工大给了他好多惊喜,中国的学生给了他很多快乐,Fred,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古朴韵律和时尚动感完美结合的国度。
愿Fred在中国玩儿得更加愉快,也希望更多的外国友人可以像他一样,真正地去了解当代的中国,真实的中国,而不是抱着偏见遥远的观望,同时,也真心希望我们中国可以更好地与世界接轨,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