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无论是图书馆还是自习室的学生数量都激增。考研考场一解封,准考研生们又纷纷占领了“场地”,宣布了其主权。
在苦读应考的同时,我们是否又观察过周围的环境呢?
清晨,“我”迎着朝阳的第一缕阳光,穿过刺骨凛冽的寒风,裹着厚厚的棉大衣,武装的如勇士般铿锵地踏进了教学楼,走了一层又走了一层,挑挑拣拣还是没有找到一个使“我”称心满意的教室。于是,“我”只能将就一下随便找一间自习室,跟同学借了一大块卫生纸,把桌子椅子擦了个遍,这才无奈的坐下。最后,这间自习室变成了“我”的“安居之所”,每天“我”都会定时来这里上自习,在这里进进出出。记得那晚,看到前面的同学带着杯奶茶走进了教室,走时,便把纸杯留在了空空如也的教室;那天,作为考场的自习室在考试结束后,桌子上散落了好多考试分发的练习纸,真可谓“人去楼空纸还在”……随着自习人数的增多,垃圾也越来越多,废弃的纸张、吃剩的食物、剥下的果壳在桌洞里随处可见。更奇怪的是,那么多天,整个自习教室竟无人打扫,于是便对垃圾们实行了“放养”政策,任其发酵。终于有一天,我忍无可忍,随着气味的蔓延,“我”捂着鼻子,走出了这间自习室,开始寻觅新的“战场”了。
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相信很多教室都出现这种情况,教室无人打扫,或许是学校人员分配不够,才忽视了某些教室的卫生。但是除此之外,作为理工大学生的我们是否应该检讨一下自身呢?我们的行为到底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怎么的影响呢?门外拐弯就会安置垃圾桶,学校在各个地点设置的垃圾桶还是很合理的,难道在自习之后带走自己的垃圾不是社会公民所必备的素质吗?难道保持教室卫生不应该是我们大学生应尽的义务吗?
小编曾经了解过校内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情况,据了解,勤工助学的学生在打扫自习室时,分两个时段:上午上课前和中午放学后。清晨,在我们还在美梦的时候,勤工助学的同学已经穿衣洗漱完毕,前往自习室打扫卫生;中午,在我们饥肠辘辘奔赴食堂的时候,勤工助学的同学还要空腹忍受着饥寒打扫卫生。试问一下,如果有上述做法的“我们”这样的行为是再为他们“加负”还是“肩负”呢?
或许上述的现象大多教室都存在,原因也很浅显。所以希望同学们能从公民基本素养出发,保持教室卫生干净整洁,美化校园。尽一个大学生应尽的职责,同时也能减轻勤工俭学同学很大的负担。
带上自己的垃圾走出教室,这样做对于您只是举手之劳,但却换来一个干净整洁的自习环境,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