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颗灵魂,舞动着的灵魂。像博尔赫斯似的执着,文木先生的坚守,雨果的誓词。是普罗米修斯的等待,是龚定庵的逍遥一剑,是严羽的词话,是诗篇。
傍晚时分,刚刚下过大雨的天空呈现出以往难见的湛蓝,空气里泛着清新的泥土气息,笔者在逸夫图书楼咖啡厅见到了赴约前来的“文毅家园”前任会长宋晓鹏。2011年,在宋晓鹏的带领下,文毅家园摘得了“优秀社团”的荣誉称号。
宋晓鹏说,初来山东理工大学时,自己还是一名没有理想、缺乏信念的中学毕业生。随着时光拽着自己的年龄向前跋涉中,他慢慢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是什么的经历,让他从一个涉世未深的青涩少年在大学生活的磨砺中蜕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团会长?又是什么样的能力,让他能够带领一个社团不断前行,取得骄人成绩呢?
据笔者所知,文毅家园自成立以来,在几任会长的带领之下不断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宋晓鹏接任会长,压力可想而知。当问起刚接任会长时的感受,宋晓鹏表示,压力还是很大的。由于前任会长把社团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自己既要维持社团现有的荣誉,又要突破创新,开始难免会有些焦虑,担忧自己无法挑起这个重担。但这些压力并没有让宋晓鹏退缩,很快他就有了社团管理的初步想法。他认为,当时社团的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策划、实施流程也都渐渐趋于成熟、完善,因此,他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决定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社团的内部建设,增强凝聚力,团结骨干力量,共同建设文毅家园。在平时的社团建设中,他常常同成员一起探讨、工作,即使是开会时站在讲台上,他也会以谈心的方式跟大家交流,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感。 由于社团本身具有良好的基础,宋晓鹏坚持社团建设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而对于社团创新,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创新是社团独立于本身,构建独立思想与精神所必需的重要品质。他每天都会鼓励团员,为了自身的发展去真诚的创新,为社团工作增添新鲜血液。在此基础上,社团还建立了高校社团交流平台(包括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众多团员的交流中,各自的思想得到了凝聚与升华,每个人都获得了朴实无华的宝贵经验。 当问及进入社团至今,从骨干走到会长,一路上的感悟时,他表示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也不例外。“进入社团走到现在,确实锻炼了自身的能力。而从自身的发展来说,前期要扎实稳定、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他谈到社团成员的长足发展,这样说,“我会把每件事认真做好,无论这件事是大是小。”他举例说,老师给你布置一个任务,也许这个任务不是很急,或者很零散。你如果随意甚至拖延时间做完了,老师会觉得这是你的分内之事,或者觉得你做事不够利落,不会对你有什么特别的印象。而你如果把老师吩咐的小事也当作重要的事来做,并尽快完成,老师就会觉得你做事踏实、干脆利落,就会留下好印象,长此以往,老师便会看到你的能力和努力,把事情交给你做。而社团成员的发展也是这样。仅仅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便让人体会到了宋晓鹏生活中的睿智。 对于社团工作,宋晓鹏说,社团当前的定位是公益性质的发展平台,即每个人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发展自我以实现人生价值,提高自我素质。社团成功举办“低碳校园行”活动,为绿色生活抹上一道新绿,为自己获得一寸阳光。在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社团会让每一位成员拟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为自己的未来勾画蓝图。社团还举办模拟应聘,邀请联通局长点评等实体活动,为成员的就业提供平台,为每个人的人生打好基石。 当然,在社团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挫折。宋晓鹏说:“不能获得有些同学的理解与支持,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处理参加课外活动与学习、考研的关系,这时我会积极与他们沟通交流心得,以亲身经历鼓励他们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社团的未来,宋晓鹏同学充满憧憬。他表示,在今后将还要承办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争取走出校园,与其他地区的大学进行更有益的交流,也提高文毅家园在其他地区的知名度。 这便是宋晓鹏,寥寥数语体现睿智执着,在工作中舞出自己独特的灵魂。最后,笔者衷心祝愿宋晓鹏同学考研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