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江南走过
2012-05-21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王玉源 责编: 浏览:3

  一缕清风惊醒了沉睡的思绪,缠缠绵绵。忽然间想起了愁予的诗: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江南水乡,梦幻向往,难归,思念中,我心里的江南。

  与北方的豪情不同,它天生有如水般的安静与柔和。风起,衣衫飘袂;潮涨,小船抛远。这种水有难以摹状的容颜。经风,她层层开去,又款款走来,停驻间,给你涟漪般的笑靥;经雨,他惹你手捧闲情,撑着油纸伞,走进雨巷,宛若望舒笔下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给你静伫思考的碎容。

  不管是六朝古都南京,还是烟花满三月的扬州 还是白墙灰瓦的徽州小院。先是历史走过,浓毫一挥,繁华尽染。之后,岁月悄随,无情地打翻砚墨,让泪已流尽的她,洗尽时间的铅华,定格在今天。抛却那堆堆残片,给予我们的唯有思念。

  最爱徽州民居,靠在水的沿边,家家相连,从门前经过,总想推开那吱吱呀呀的黑漆木门,到人家里,去坐一坐,转一转,“享受”一番,那里有我熟悉的东西。一坡紫藤百般跟随,缠绕不休,爬满微翘的房檐,装点黑白的单调,盎着绿色国度里满眼的生机与希望。一飘炊烟,住在每户的院落,舞在湛蓝的天色下,惹人追逐。

  在南方人的眼里,他们也许只是常物。

  但在我的眼里,那真的很美很美。虽然北方也有紫藤家住,也有炊烟缭绕满院,想到这我想起了板桥对竹子的挚爱,忆起元亮对菊的偏爱,歆羡林逋在静谧中的“梅妻鹤子”,也为五柳先生笔下“幽独空林色”的孤傲、脱俗所折服。

  诗云“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留在水的国度,那是一种幸福。天空,晴朗万里,一群小姑娘手拿木盆,嬉笑在不远的路上,水中倒映着花绽的嫣然笑脸,没有“竹喧归浣女”的幽静,却有“水乡浣女嬉”的恬适。木盆中的衣服,就似他们纤纤细手中的五彩线,一揉一揉,一针一针,织出心中生活的丽锦。她们与水最亲,与自然最爱。

  再看看这徽居,聆听着江南的密语,脚步停留的欲望是这样难以抑制,不是别的,只是一种别样的生活:安静在一方,出门似能碰触蓝天,漫步似要沾湿鞋边。

  让愁予的“错误”静待,且让归来为我停留。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约定,我不是过客,而是归人。

  我打江南走过,柔水洒满一身。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