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资环学院社联主席董良
2012-02-23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卢泓元 王汉婷 张小霞 责编: 浏览:160

  董良,山东省莱芜人,中共党员,曾任职务:山东理工大学学生会主席团助理、校自律副主席、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社联主席、班长等。一人身兼数职,不由得使笔者产生好奇,带着对这位学长的猜想与期待心情,笔者对董良学长进行采访。

  采访之出的短暂等待,让笔者的心情有些许害怕的感觉,但是学长一见面就给笔者留下了亲切的印象。他是个潇洒帅气的大男孩,爱好广泛、喜欢恶搞、风趣幽默。在谈论如何有幸与学校结缘时,他谈到,因为父亲是老师,由父亲代填志愿而且本人比较恋家,因此选择了山东理工大学。从大一开始带社团、当班长,一路走来并没有太多压力。不仅学到很多东西,而且积累许多经验,认识大量的人、增加了人脉、扩大了人际圈。

社团工作 社团文化

  董良所带社团有大学生就业服务社、洁宇环保社、齐云足球社。令笔者疑惑的是,如此大的一个社联大家庭,要如何运转?一直以来,他坚持培养“家”的社团文化。所谓“家文化”,就是在社团里面建立会员之间深厚的情感,营造浓厚活跃家庭式的团结气氛,让社团成员第一时间融入这个大家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谈到社团工作时,他本着一心一意带好社团的理念,多亏老会长的帮助与指导他才能迅速适应社团工作,兢兢业业带领社团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进发着。他提到,刚接手社团工作时确实遇到不少问题,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需要自己去拉赞助。

学习、工作两不误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董良在工作上的能力毋庸置疑,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曾两次获得校奖学金。当笔者问到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时,他说,优秀的成绩是好好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要想有个好成绩,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提取主要信息,做好课堂笔记,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他说,自己现在正在考法学的双学位,为自己未来打好基础,利用写新闻培养自己。他从一开始的懵懂到成为会长的过程中,慢慢锻炼了自我。社团是扩大化的班级,笔者十分佩服他有方法把社团组织起来,并组织的如此优秀。大二担任多职又要忙于学习,他也感到了些许的压力,但是当会长的生活锻炼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以及就业打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谈及如何迅速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说在大一下学期制定目标,努力朝着目标向前走,勇于表现自我,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大学期间担任领导者对以后参加工作有很多好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会使我们受益更大,组织社团,办好社团对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真的挺大。

看淡荣誉 甘于奉献

  董良曾多次参加志愿者服务,他说,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参加志愿者活动了,当志愿者最大的收获和快乐是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丰富而不是获得的荣誉和证书。热心公益的他曾去济宁希望小学支教,满足于那种支教归来自我心中的充实感。也许只有他自己能体会,但是他所追求的不就是心灵上的满足于幸福吗?我们的生活中就是缺少这种积极投入自己所想的事业、不求回报为他人,为社会无畏的奉献自己的优秀大学生。对于当今社会上刮起的“证书风”,他表示,不要把证书看的那么重,最重要的还是能力。

业余生活 丰富多彩

  足球、篮球、听歌、喝茶、美食和健身、旅游等充实了他的业余生活,可以看出董良喜爱自由,习惯以一种自由的方式生活。董良表示自己最喜欢足球,他经常跟自己所带的齐云社团的成员一起踢足球。他说,跟自己那群拥有激情、焕发青春气息的学弟们一起踢球,让他记起他刚上大一时的美好时光。

明确目标,积极进取

  对于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董良表示主要有四点。第一点,培养接班人,把自己所学的东西教给自己的后辈,培养他们的能力;第二点,做好已经申请下来的活动,为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点,加强会员工作,多,做会员活动,因为社团的宗旨就是服务会员;第四点,尽自己的努力在院学生会和院社联的关系上做改善。

  轻松愉悦的访谈结束后,笔者了解了一个为人幽默,乐观自信,心胸豁达的董良。董良希望社团换届后的下一任会长能带着一颗责任心去帮助社团发展、成熟起来,继续传承“家文化”的社团文化我们也祝愿资源与环境学院社团和社联能拥有更美好的发展,祝愿董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出彩,成为生活的焦点!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