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学
2011-09-26 来源: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韩巧巧 责编: 浏览:31

  中秋之息,海北天南,求学以事,蓊郁江北,达天下之立以效寒窗十载,苦读春秋。夫碌碌匆匆登堂入室,集高学府第之门,瞻容辄见荣耀挥发之态,掩行车驾旅之疲敝。可谓大学者,为大学也,学大学之学,通大成之道。待各辟所专,率然攻读,知学丛渡,志有所兼,行有所善,可谓奉而始终之则为长,言而发旨之则为知,是士也,是师也,是大人也。

  屈原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情之所至,开明诚之言,续学四年之久,探赜索隐,以求博观,亦专通术业,求大道,创和谐之美,美哉,美哉。

  夫新陈代谢,初来乍到,莫可比拟春风料峭,无峥嵘之态,且异乡他地,于大学工事俱细者,无知甚甚,若雾豹,若腾马,若冥鸿,堪比蛙之井底,雀于鲲鹏。况持浑浑噩噩者亦甚甚也,贪安逸,恶劳顿,咸莽草吞腹,信伪迷真而不知,不觉,不改,不变,堪称朽木,其多叹哉!故学道先后,以长为师,虽不觅知音必通达直径,谘有所评,垂知人先,意亦见矣。噫!得知甚多,思齐有余,逮有所追,勃发棠棣,量力而行。

  夫四载春秋,高山流水终有所止,况人生修短,日有所新,亦如曹操云:“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惜时慎也。李白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叹天地光阴之绝情,所以兴怀,行时乐之快哉。然悔不知其大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者,豪气盖天,才华流转,不世也。且勉励之文,各有所取,得于己“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求“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今之大学,非儒家一言,以自由之根本育创造之生机,以博学之苦修引术攻之前沿,以明德之修养创和谐之盛世。故远大志者,无聊赖之腐糜,无清风之享乐,无痴怨之男女,一时一事一物皆为所学,安颜宁心立世,碌碌有劳而有所忍,惜时如金,不虚少年风华,又窃世之风云,知国之所制,明俗之百态,方人上之人。

  王国维云“治学有三境界”,故亦有“大学之学三境界”: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此第一境也; “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此第二境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乃第三境也。故此三境界者,“独有此律,不谬蹊径”也。故第一境界则为“攸然而至,来之安之”;第二境则为“千曲晓声,千剑识器”,苦学历练;第三境则为“志在必得”。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