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无数次的幻想,她出生的地方应该是一个景色旖旎、炊烟袅袅的水墨江南小城,而她是一个知书达理、温柔娴静的女子。踩在雨落石桥的青石板路上,像戴望舒《雨巷》里的那位姑娘一样,有太息般的眼光和丁香般的惆怅。小时候在父母的疼爱呵护下快乐成长,长大后在小巷里弄里相夫教子,安然一生……可是,现实中,命运却捉弄了她。没有幻想中的美好,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她,三个月大,是襁褓里被养父母从孤儿院里抱回家的孩子,终其一生也无法知道自己到底出生在哪里,自己的父母到底是谁,自己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上天在她第一眼看到蓝天的时候,却忘了给她的世界里放上一颗金色的太阳,于是,她的童年只能在一片灰暗中度过。一个贫苦的北方山村,满眼的,除了泪水,剩下的只有荒凉。养父母和这片土地同样的贫瘠,在大山里,她没有像同龄的孩子一样背着书包去村里的小学上过一天的学,对于她和养父母来说,那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没有课本、书本、铅笔,没有玩具,没有新衣服,没有父母的疼爱,却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拾柴、推磨、做饭、照顾弟弟妹妹,经常地挨打受骂,她的养母却还时常在同村人面前对她冷嘲热讽,在这个世界上,她是一个没人怜爱的小孩。看着现在她因小时候过度劳累被压的变形的肩膀,我不知道,那样幼小的肩膀到底承受了命运多少的不可承受之重!
她,花样之年,初为人妇,但是却延续了儿时的苦痛。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婆家继续吃苦受累,却仍然继续将苦隐忍于心。关于她的苦痛,我知道的太多太多,不知道的也太多太多。
她,我的母亲,一个可怜的女人,一个坚强的女人,更是一个伟大的女人。我不知道,我高中毕业那年,面对病床上失去了劳动能力的父亲,家里高筑的债务,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毅然决定让我继续上大学的时候到底需要了多大的勇气,我只知道她是我的母亲,那个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想再让她的儿女们再承受发生在她身上那样的痛苦的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也许她再也无法拥有在雨打芭蕉的江南小镇,寻觅那份甜美的幸福。但是母亲带给儿女和这个温馨家庭的爱是那么的厚重,如果可以我愿意替她承受儿时的苦痛,把他给予我们甜蜜的童年时光与她一起分享。每当回家,看到母亲两鬓的白发,布满老茧的双手,我就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让您过上好日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常回家看看,飘在外面的世界里,纵然有太多的美好,但是万般还是抵不上一声“妈妈”。常回家看看,看看爸妈,道一声:“爸妈,你们辛苦了!”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