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回家的呼唤
2011-05-21 来源:法学院 作者:张召霞 责编: 浏览:3

  炊烟,青瓦,杨柳,羊肠小路。把这些东西拼凑在一起,变成了我的童年中乡村景象。黄昏在玫瑰的晚霞映衬下,炊烟便有了色彩,牧歌晚唱,牛羊欢叫,鸟儿归梁。

  我和小伙伴在那清澈的小河里边抓虾戏水,在那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小路上嬉笑打闹。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满脑子里充斥的都是快乐,这时的我是最不想见到炊烟的,在孩童的意识里炊烟就是一天将要结束的信号,是快乐将要终结的象征,我就要和我最爱的伙伴们,和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说再见了。不久,村头就会传出老奶奶呼唤孩子们回家的声音。我这时也该回家了。儿时炊烟是我回家的呼唤。

  可有时候,在我孤独的时候,站在村头,又是多么渴望见到那一缕缕的炊烟,炊烟升起的是简单的幸福。一缕缕淡淡的炊烟牵动着农人们的饥肠,傍晚的炊烟就成了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劳作了一天,炊烟是他们回家的呼唤,是孩子们对父母回家的呼唤。

  偶尔无聊我会独坐在小石路旁,亦或躺在草坪上观望炊烟和风的游戏,当时只是觉得炊烟在风中变幻着姿势,好轻盈,好美丽。殊不知炊烟离开烟囱后,变成了流浪儿。

 

 

  后来,我告别了小动物,告别了小青路,告别了小河,开始了我的十年寒窗苦读的历程。小学,我不能天天在家了,中学,我一周回一次家,高中,我一个月回家一次,大学,我一学期回家一次······ 

  这时,再回家的时候,基本见不到炊烟了,我们化成了那一缕缕的炊烟,离开了父母的怀抱。我们拥抱那热情的的岛屿,我们埋葬那记忆的土耳其,我们搜集地图上的每一次的风和日丽,我们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影,我们选择了流浪,我们长大了,选择去追逐自己更广阔的天空。可我们淡忘了我们最不该淡忘的亲情,忽略了那本不该忽略的一声声回家的呼唤。

  好友说母亲节那天姐姐回家陪妈妈住了一个晚上,听了之后好感动。我们现在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了,将来,结婚生子之后会少之又少的。可我们是父母的期盼,我们是父母生活的渴望,不要忘记那一缕缕的炊烟。

  现在,我时常站在窗口一个人独自发呆,眺望,可看到的永远是冰冷的水泥建筑,拥挤的人群。找不到一缕炊烟,呼吸不到乡村泥土的气息。

  炊烟赋予我的是心灵的宁静,是对亲情的渴望,是对无忧无虑童年生活的渴望。炊烟凝聚了我太多太多的感情。

  何时再见炊烟,回家的呼唤。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