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不哭
2011-05-11 来源:商学院 作者:王丹 责编: 浏览:2
  结识你时就和心签了份契约,要做你永远的姐妹。想做永远的姐妹,你要过的比我好。

                                            ——题记

  女孩,你要相信,世界上除了亲情以外,还有一种感情值得你去伫足——友情。

  有两个女孩,她们走在同一地平线上。可是命运,却让她们接受者人生中不同的考验。她们一个叫蒙,一个叫惠。

   她们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村落里,在那里,同样不可避免的滋生着类似“重男轻女”的腐朽落后思想。起初,她们并不认识。直到惠第一天去上幼儿园,蒙将她领进了教室。那一年,蒙六岁,惠五岁。那时,天真的她们手牵手悄悄的跑到村头的空空的小坡庙里,学古人结义。友谊之芽就这样悄悄萌动了。

  后来,她们上小学,并成为了同桌。蒙是一个大大咧咧,对什麽事都不在乎的人,而惠则恰恰相反,一直是小心谨慎,几乎不会犯错的人。蒙对惠无事不晓,但只有一件事……惠很在意自己的头发,惠对自己的头发很敏感,因为所有的小朋友中只有自己的头发很黄,就这样,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在疏远她,她成了另类。每天在家里,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对着镜子装扮自己的头发,其实就是拿一块毛巾对着镜子不停地弄啊弄。

  突然有一天,蒙直瞪着惠的头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喊“黄毛”。本是无意的话,但却像雷声一般轰炸在了惠的心上。惠伤心极了,蒙没有想到惠的反应会这么强烈。蒙悔了,却不知该怎麽安慰。就这样,僵持了一周多后,俩人又和好如初了。

  再后来,他们一同到镇上读初中。缘分又让她们聚在一起。惠坐在蒙的前面。这时的蒙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豪放派的假小子了。不管惠有了多大多困难的事,总是有蒙来替她撑腰。

  2004年,那是一个同往常无异的春天。那时的她们都在读初三,积极备战中考。那时的惠在学校名列前茅,而蒙却是风雨飘摇,忽上忽下。也许,就是从这个春天,两条本来平行的人生路越来越远,远到永远找不到交叉点。

  蒙本该和惠一样,怀揣高中的梦,再迈向大学的殿堂,但坚如磐石的传统观念,却让蒙的父母时时坚守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想法,权压蒙去报考职高。无可奈何的蒙无言的接受了命运的玩笑。

  哭过后,蒙找到惠,俩人肩并肩走在熟悉的校园小路上。这儿曾是多模的熟悉啊,几乎每一处都有她们嬉笑打闹的身影,几乎每一处都充斥着她们的欢声笑语,几乎每一处都渗透着她们为学习辛勤挥洒的汗水。在这儿,似乎树下的蚂蚁 树上的鸟儿都认识她们…… 

  可是,现在,两人心中都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

  最终,还是蒙先开口了:“妹子,好好读书,姐等着听你考上大学的好消息。”

  “姐,你怎麽办啊,我们不是说好要一起上大学的吗?姐……”

  “妹,别说了,答应姐,好好读书,考大学,为咱村的女娃们争争光。”

  “姐……”

  俩人都哭了,问命运,问苍天。

   惠如愿考上了高中。

  两个月后,惠去了县城读高中,而蒙,则不得不背起重重的包裹去很远的陌生的大城市上职高。

  高中是一个忙得足以令人发疯的地方。蒙和惠也就几乎没再见过面。后来的些许关于蒙的情况,她也都是从妈妈那听来的。她听说,蒙读职高一年不到,因学费太贵,便去打工了。其实,惠心里清楚:蒙是无法选择的,归根结底,还是农村的那传统烂思想。想到这,惠狠狠地咬了咬嘴唇。

  惠心里一阵阵发酸,她想她了,不知她现在怎麽样了,过得好不好,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

  那晚,惠彻底失眠了,她想蒙了,想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

  惠哭了,为了姐,争口气,为村里的女娃们争口气。

  惠下决心,等考上大学的那一天,一定去看看姐姐。

  后来,惠一直忙着高考,听人说蒙去青岛打工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一趟。再后来,惠高考失利,又去复读一年,又是忙碌的一年,听说蒙打工挣了不少钱,家里的房子又翻盖了。

  第二次高考成绩出来了,还是差一分,未能上二本。可爸妈都是懂大道理的人。这一段时间,全家人都在为惠去哪个学校而献计献策。惠知道,自己该去三类大学,“在那里应该算是个头儿了吧”,惠自己心里调侃。可是……

  就是在这一年,惠上了大学。惠因一分之差,而未能考上普通本科。惠上的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会计专业,虽说也是二本,但惠却高兴不起来,一是因为高额的学费,二是因为这样上大学并不怎麽光荣。惠有压力。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惠一直没去找蒙,她觉得自己没脸见姐姐。

  晚上,惠哭了,为自己的命运,她感到不公。惠想起了姐姐,记得以前每次她哭时,姐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女孩,不哭”:姐,你现在在干什麽呢?你苦吗?

  在父母和众多亲人的期盼下,惠走进了大学,但惠一直没见过蒙。惠一直压力很大。大一寒假,惠见到了蒙的哥哥,惠问起了蒙,他只是说,“蒙胖了,没你高了,到年底才能回来。”惠又寒暄两句,便急忙走开了,心里难受。回到家,惠趴在床上,哭了,心里很疼。

  犹豫再三,惠最终没去找蒙,不知四年后的第一次见蒙该说什麽。蒙成了惠心中永远抹不掉的回忆。惠不想去触动它,因为那是一块伤疤,会很疼很疼。

  两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只剩下了一片回忆……

  寒假期间,惠知道了蒙的号码,但她不敢拨号,只是久久的望着,因为她不知道对面将会是什麽,熟悉?陌生?好长时间,惠输入了几行字:姐,我上大学了。我想你,你好不好?

  发送后,却久久没有回应……

  隔了几天,来了一条短信:姐很好,姐知道你现在压力很大,姐了解你心里的苦,放开些。不论何时何地,女孩,不哭。坚强,加油。

  看了,惠走到小湖旁,伫立在那儿,心里喃喃着:女孩,不哭。眼角却早泛满了泪花。姐,我不哭,你也不许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就是那个幸运一些的女孩,上了大学,有了新的生活,而蒙则是我的好姐妹。

  姐,我会好好干,大学梦由我来替你圆。只是姐,我好想你,好想见你。

  结识你时就和心签了份契约,要做你永远的姐妹。想做永远的姐妹,你要过的比我好。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