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孩子是否应该上大学
2011-03-29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王战古 责编: 浏览:102

  摘要: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她表示,自己常年深入农村地区,认为城镇化让每个地方都千篇一律,甚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信息时报讯)。 

 

全国政协委员王平称“ 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虽然在我们看来,王委员的这一建议让人莫名惊诧,但她却有充足的理由,比如说,如果农村孩子因为上大学不回家乡,中国文化在农村的传承就失去了载体;农村学生上大学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在就业压力大、城市生存成本高的前提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生活会很艰辛等等。可问题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能构成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理由,甚至可以说,为什么“社会生病”却要让农村孩子“吃药”呢。

  首先,害怕农村孩子由于上了大学就不回家乡,造成中国五千年来的优良文化在农村的传承上失去了载体。先从农村孩子上了大学不回家说起,其原因是城市里除了空气质量差噪音大,其它各方面都比农村好,做什么都方便,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那些农村大学毕业生想着法的留在城市。农村孩子为什么大学毕业不愿回农村,这个问题早已经探讨了几十年,相信像王委员这样“常年深入农村”,不会不知道原因,这说白了就是农村孩子急于想摆脱贫困的最好证明,为什么他们想摆脱贫困,因为城乡差距过大,他们不满生活现状,想过好日子罢了,难道这个想法不对么?

  其次,农村的学生上大学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这个问题不用说,是人自然就知道,培养一个大学生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2004年8月31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培养一个本科生一年至少要4万到5万元,在七年后物价飞涨的今天,这个数字会不会翻一倍暂无据可查,但是上涨是绝对的,就以5万元来算,平均下来一个月要将近4200元,把这个数字放在中等城市家庭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再加上日常的家庭开销,如果依王委员的说法,恐怕中国十几亿人口没几个能念完大学的(父母为官、经大商者不在此范畴),如此一来,泱泱中华大国何以腾飞,何以迅速发展?

  再者,在就业压力大、城市生存成本高的前提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生活会很艰辛。从这句话来看,王委员多多少少还是关心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生存状况的,在此我替所有的农村大学生向您表示感谢,因为这一点至少表明您比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丝毫不关心老百姓的官员们还算有点良心。

  退一步来说,如果王委员的这个提议被采纳并实施,我们来想象一下这种景象:农村的孩子报考大学之前首先应如实上报家庭经济情况,由政府部门评估是否符合完成大学学业的条件,如若不符合,则由老师或是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出面协调,规劝其放弃上大学的念头,并教导其作为农村人的使命就是认真种地,认真传递好农村文化,中国各大学校园的入学者将都是些富家子弟和“官宦”子弟,国家教育主管机构顺便可以提高收费,各大中小城市也基本看不见穿着寒酸“举止粗暴”的乡下人,放眼望去皆是有钱人,整个城市的生活水平瞬间得到提升。此项伟大举措实施若干年之后,农村人还是农村人,城市人还是城市人,农村的土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村的文化源远流长的传递,大学校园里隔三差五的上演一起“我爸是李刚”,城市的大马路上也会出其不意的经常呈现“速度七十迈”,只是殒命者都不再是农村孩子。

  在社会的很多领域内等价交换的原则,唯有在学习的圣地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殊不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一直相信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力量,难道最朴实的真理在今天的社会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了吗?

责编: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