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我准备好了梦想、心情和歌声,给我一个春天,我将在青草上起飞……
生活总是有它的仓促和感动,时间过了,什么都在变淡,也包括我已变得浅浅的彷徨。我拥有七彩霓虹般的青春梦幻,可我折断了它飞翔的翅膀,因为我决定要脚踏实地的追求理想而非放飞幻想。重新审视自己所保有的理想,惊诧的发现其实我并不曾有什么现实些的目标,以前的以前,大学就是我的人生,可当它实现了,却比以往更加的恐慌,恐慌的是没有目标的生活毫无意义。一段时间,盲目的注视学习生活中那些外在的成功,往往适得其反。重重磨练后已过19岁,才开始反省自己:十八九岁的我其实是飘云一片,太多的不定与飘散,有时偶尔丝雨,但降落的甘霖与我无关,沾沾自喜是对自我的欺骗!只有遭遇到烈日炎炎,而自己将魂飞魄散,才会理解渺小的内涵——深刻而又悠远;需要我做的或许只有坦然,在成功与失败的边缘真的不应多言,沉默与跌倒的痕迹,思忖如何集力再战;为青春,也为理想!
子夜,被睡意放逐
在被睡意放逐的夜里,喜欢读书,开始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精神与灵魂的交融,仅仅是打发时间,想通过那些令我困惑的乏味句子催眠。可读得越多月能清晰的感觉到其实许多隽永的句子并不华丽和艰涩,它们清爽的如同秋夜的月光,好像周边没有一丝云彩划过,只有悠远的深邃;让我忍不住做许多的联想,一页书、一行字、一句话、一个词,即便是那些标点也让我好像有话要说。《落花时节》、《安娜卡列尼娜》``````一一在我枕边驻足。每读完一本书后,我仍然会咀嚼,仅仅几天甚至几个小时的屏气、跌宕、百转千回,我一身的疲惫,不知那作者何时才能平复。
生活的内涵是四处奔走
空闲的时候总喜欢约“臭味”相投的朋友外出,喜欢骑自行车出行,因为那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快慢调整眼中的景色,可以随意仰起脸沐浴自己的一片阳光,可以再喧嚣的城市大声呐喊。在车水马龙的繁忙街头,在色彩繁杂的饰品店内,在景色似锦的公园,在交织着垃圾与香味的风味小吃摊前……都有我们凝神穿梭的身影。兴致高昂的时刻我不嫌她们无赖地唤我做乌龟,我不怪个无礼的老板娘骂我买东西挑拣的狠,我不怕偷天大盗谋去我新买的小车,偶尔也会在夜市书摊旁凶悍地同刁滑的老板打价,以二折的价钱买下打九折的《席慕容作品集》,尔后载着清丽的它在鱼龙混杂的街心乱走。
出游也是我所喜欢的,可在周围的地方留下足迹之后,远方只能在心底遐想了。江南河边栖息的小镇、梦里的丹巴、还有意大利广场里街头艺人的《图兰朵》。
现实中,却更希望能够做兼职,锻炼一番。第一次发单页、第一次做推销,都已忘却了,只记得那感觉:身心俱疲。
谁曾说过:“那不是我的天堂——如果那里没有风花雪月”。
于我,拒绝永远明媚的日子,静止如水的生活是年轻人的情敌;还好,我不是在两鬓斑白时才发觉自己失恋。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