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与QQ你选择了吗?
2010-11-06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综合 责编: 浏览:6

  “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的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摘自腾讯“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

  小编感悟:

  想必广大网民对这段话以及它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并不陌生了吧,说起“360与腾讯之争”事件,笔者颇有感慨。笔者观察到,在腾讯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当日,广大网民就对其信的内容进行仿句,仿句之多足以说明网民们对“腾讯与360之争”这件事情的关注度。原因很简单,人人都会关注自己的利益,当然,“腾讯与360之争”也是为了自身利益。其实,这并不是双方首次有意对薄公堂,早在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一款名为“360隐私保护器”的软件用于监测QQ对用户电脑中文件的查看情况时,双方之间这场没有硝烟的的战争便爆发了。

  古语有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此广大网民表示,“当双方两败俱伤之时,也就是我们受益之时”。虽然如此,在腾讯与360打得热火朝天之时,我们也不能采取作壁上观的态度以待之。要想事情向着更利于广大网民的趋势发展,我们就要主动权衡利弊,作出明智的选择,而不只是坐收“渔翁之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是市场得以存在的主要动力,试想,假如某一方被击垮了,竞争失衡,它是否会用一种更谦卑的态度把广大网民奉为上帝呢?请慎思之。

  同样,对这件事颇有感慨的不只编者一人,还有理工大的莘莘学子们,且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3Q”之争,到底谁的利益受损失?

作者:姜茂林 管理学院

  当看到腾讯发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的消息时,我无比震惊!众所周知,QQ是我们使用最为广泛的聊天工具之一,而360更是在宣布其终身免费之后成为杀毒界的老大。在我国,基本上有电脑的地方就会有这两家公司的软件。现在这两家公司已经斗得不可开交,那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场从一开始打着“为了用户利益”旗号的纷争,现在陷入了两家公司私利的深渊,本应得到利益保护的广大用户,着着实实当了一回“炮灰”。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个公司不管其有多么正当性的理由,也不管对手曾经用过多少“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其是否有权强行“在别人的电脑上停止运行自己软件”,仍然是存在争议的。尽管,软件企业和用户之间一般都签有协议,但是,如果,因为竞争对手“违法”就终止软件的运用,是来自公司的自我认定,显然缺乏说服力。

  据QQ公司自己发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QQ注册用户达到9.9亿,同时在线人数突破8000万人。QQ用户普遍性的事实已经证明,QQ软件已经远远超出了网络公司产品的商业意义,而成为现实社会最重要、最便捷的通讯工具之一。而360也声称覆盖90%的网络用户,也是当下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两家公司都必须要重视其对于社会和公众的公共服务价值,而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利,把亿万用户拖下水。

  事件发展到现在,说明在互联网行业,很多中国企业仍然不懂如何处理竞争关系。这也是最近一系列恶性竞争事件的实质。其实,360和QQ本来可以通过司法诉讼来定纷止争,但让人遗憾的是,双方都似乎忘却了法律的存在,而是以牺牲用户利益和公序良俗的代价来对骂。尽管两家公司都在声明中强调要“抵制违法行为”,要反对不正当竞争,可它们的行为正当性的缺乏,倒无疑是一种反讽。

  百事可乐曾经拒绝了可口可乐叛逃者带来的秘方,并“提醒”可口可乐,这不仅仅是百事的品牌胸襟与恪守商业伦理,更是百事品牌的智慧。两乐之间在全球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任何行业之间的巨头之争,也有口水,但是在涉及伦理与大是大非面前,和谐的竞争,让两者始终占据全球饮料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这场纷争也提醒人们,当我们对网络以及网络技术的依赖性无限上升时,尤其是某种网络产品在市场中形成了绝对垄断地位时,整个社会和公众就随时可能被网络或者网络运营商“绑架”。因此,国家有关执法部门,有必要依据《反垄断法》的规定,认真监管和查处网络界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防范那些恶性竞争伤害公众利益。

  事实上,从9月27日纷争爆发至今,人们未见有关部门对这场恶性竞争行为作任何介入。而根据我国有关互联网和互联网企业的管理政策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政府完全有权力有义务介入这种纷争,并对有关技术问题作出调查处理,同时防范矛盾的激化。遗憾的是,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也催生了这次互联网公共道德危机。

  解决竞争纠纷最终要靠法律,而不是靠发动网络民粹来获得舆论的支持,也不是凭借公司的强势来摆平。然而,更值得追问的是,在法治尚不完善的前提下,中国企业自我约束的商业道德与伦理,又在哪里?或许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当恶性竞争激烈到不把公众利益当回事的时候,公众其实也就不会把它们当回事了。

  当三聚氰胺的影响还没散去,奶粉“早熟门”又来,那些可怜的孩子早熟的原因还没有彻底搞清楚,蒙牛和伊利又卷入了“陷害门”,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国人愿意相信国产奶粉。不少家长宁可花几倍的钱买洋奶粉,也不愿意买国产奶粉。有句话说得好:你们自相残杀,谁来管我们?当消费者已经抛弃国产品牌时,中国企业的离毁灭也就不远了,而造成这毁灭的不正是这些企业自己么?

  我们广大用户的利益到底谁来保证呢?这个问题恐怕的答案还要过很久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360和腾讯那些事儿

作者:陆建博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最近,中国网民普遍感到比较“幸福”,先有“乳业双雄”激战“陷害门”,美的、格力促销卖场火拼玩出人命,后有360和腾讯相互掐架。这场大戏无论从情节上还是技术手段上,都给中国网民带来了巨大的刺激。值得一提的是,数亿网民“被围观”了。

  笔者的经历是10月29日中午上网时,360弹窗攻击腾讯,不到一分钟腾讯也开始反击,笔者认为,“被围观”了很让人愤怒,愤怒之后也只有无奈了。360也好,腾讯也罢,有什么权利把用户的桌面变成他们的战场,难道用他们的软件就得接受他们的无理取闹?想必千千万万与笔者有相同经历的人都不会同意。深思之,360和腾讯,一个是杀毒软件的翘楚,一个身为中国门户网站之一,两者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很高的用户忠诚度,就是这两个有身份的对手,竟像小孩子一样打起来了,实在可笑。

  笔者想代表人民群众表达一下心声,360和腾讯之争无异于杀鸡取卵。客观的说,两者都为利而战,而利则来自于群众。试想有两家商店当着顾客的面打架,顾客还会停下来买东西么?有句俗语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只需要一次,群众心中便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对两者又有何好处呢?

  抛开事件本身,笔者想对近来出现的种种恶性竞争谈一下看法。在笔者的记忆里,这种情况不曾出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索尼和松下,肯德基和麦当劳等百年企业巨头且是死对头身上。是这些企业已进入成年期,成熟理性,而中国的企业刚刚进入青春的冲动浮躁期吗?可口可乐的总裁曾说“我们长盛不衰是因为有百事这样伟大的对手。”显然,这些竞争近百年的品牌得以长盛的其中一点是在商业品德上能够尊重和敬畏自己的对手。笔者想说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难道是我们缺失商业道德么?显然不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道德一向是人们行为的准则。那恶性竞争的根源在哪里?为什么传统产业恶性竞争,网络产业也恶性竞争?难道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显然不是。事实上是,国家开放的允许企业进入并自由竞争的范围太窄,而需要吃饭的人太多,僧多粥少自然要打架的;其次,中国法律还不健全,尚缺乏针对恶性竞争的有效制裁手段;再次,利字当头,逐利弃义现象大行其道,健康的竞争文化尚未形成。

  停笔驻思,笔者认为,要么恶性竞争双方拿出真凭实据然后到法院真刀真枪地干,要么把打架的劲头放在产品设计或科技研发方面,用实力超越对手。在用户桌面上开战,像极了跳大梁的小丑,可笑可悲,到最后只会自食恶果。

  不管360和腾讯到最后哪家会赢,但可以预见的是,两者肯定得不到想要得到的东西,反倒失去了民心。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作者:张波 青春在线

  近日,360和腾讯之间的商业利益争夺战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有的网民甚至将他们之间的对抗编成了歌表达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有些网民认为“360和腾讯之间的竞争无所谓谁对谁错,他们之间讲求的只能是利益,只要是有利益可以寻求的地方,他们就会争个你死我活,同样这也是市场经济活动下商业群体间竞争的本质目的”;有的网民则认为“不管谁对谁错,在他们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只要是能够使得各大网民的实际花费降低,让广大的网民群体获得利益,支持他们之间的行为也不无好处”。

  《三国演义》有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笔者看来,腾讯和360这两个企业本身有着各自的经营范围,有着各自的发展方向,作为网络界刚刚兴起的两个年轻级公司,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变化和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的发展变化有相似之处。国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两国间的共同利益关系,若两国间存在共同利益,则两国家间的关系才能得到巩固与发展,反之,两国关系则会变得越来越紧张,此规律用之于企业竞争亦然。作为市场上的经营主体,他们之间的竞争原本存在着合理因素,因为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根据我国《反不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的规定,他们之间的竞争也是有限制的,对于他们的竞争目前也只有通过法律途径加以判定。

  腾讯和360作为市场的一份子,无论是作为软件开发生产者还是作为提供服务者,他们都应以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利益为最高追求。消费者对于生产者来说,就如水中之鱼对水的渴望,鱼脱离了水的供养,它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死亡;一个企业如果把自己顾客玩弄于鼓掌之中,等待他的结果只能是人们逐渐丧失对他的兴趣,这等于是自取灭亡。腾讯公司抛出的QQ软件与360不兼容的策略,无论他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他的行为都对网民的利益带来了损害,如果说长期内不能制止此类行为的继续发生,想打压360的腾讯公司也将会遭受网民的冷落,对自身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腾讯和360之间的相互争斗走到今天这一步,如果双方都没有及时停止攻击性行为的表示,其结局只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都将会为其行为付出代价,失去以前的会员还是小事,失去支持者的信任,那才是致命的硬伤。历史的分合规律已经告诉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那就是搁置争议,共同发展。无论他们之间的斗争持续多久,他们之间的仇恨有多深,供他们选择的方案只能是相互之合作,即属于腾讯公司经营业务的范围,腾讯自己管理好;属于360经营业务的范围,360自己维护好,双方各司其职,各自盈利,岂不美哉?而对于他们之间利益有交叉的地方,鉴于市场经济中,不允许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相互之间进行必要的协商与合作不失为一种既利己又利人的好方法。

  希望腾讯与360之间的问题能够早日解决,尽快还网民一个安定、方便的网络环境。只有360高兴了,QQ企鹅快乐了,网民才能笑得更灿烂。

   附:“3Q”事件回顾:

  9月27日:360推“隐私保护器”,监控到QQ对用户电脑进行扫描;

  9月28日:腾讯称360借色情推广;

  9月28日:360向公安局报案;

  10月14日:腾讯宣布正式起诉360;

  10月27日:金山联合百度、腾讯、傲游、可牛等互联网公司,发表联合声明,称360搞不正当竞争;

  10月27日:360与腾讯开始弹窗大战;

  10月29日:360推出扣扣保镖;

  11月1日:360称扣扣保镖下载量破千万;

  11月2日:360宣布将360隐私保护器和360扣扣保镖的源代码,交给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托管。

责编: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