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奇,一个终生对玉有无限的激情,有无限的热爱的人。纵观他的一生,和玉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恋玉情结很深,他因玉遭受劫难,甚至他最终也正是因失去玉而失去生活下去的念想!(穆斯林的葬礼)
恋玉情结
十岁,韩子奇跟随师父在去麦加的途中经过北京。师父敲开了同为回回的梁亦清这一穆斯林家庭,回回们内心的相依,天下回回一家的信念,面对这对要去那个所有穆斯林都梦想去的地方的师徒二人,梁亦清拿出了自己最大的热情来招待着对师徒,并诚邀这对师徒在家多停留几天。作为琢玉大师的梁玉清,做梦也想不到就在这几天,结下了韩子奇的玉结。这几天,韩子奇看着那一件件出自梁亦清那双圣手的玉器,他将自己的热爱都拿出来了,最终也是对玉的爱,他放弃了所有穆斯林的梦想,放弃了和师父去麦加朝圣,留了下来,跟随梁亦清成为了一名玉匠。
梁亦清有两个人女儿,大女儿梁君壁,小女儿梁冰玉。面对两个很乖巧的女儿,大女儿帮着母亲管理家务,小女儿很听话,梁亦清心里还是难免有一点失落,没有儿子的他,水凳儿将来有传给谁?难道就这样成为历史吗?韩子奇的出现,无疑弥补的梁亦清的心里缺憾。梁亦清待他为己出,而不仅仅是一个学徒,他将自己一生的琢玉绝学传给韩子奇。
梁亦清倾尽全力的教授,韩子奇的好学,以及玉魔老人对韩子奇教诲,韩子奇对玉是一天比一天热爱。玉,他一生的挚爱!
韩子奇对玉的恋爱,可以说是到了痴迷的境地。他每天跟随师父学习琢玉,与玉打交道,手艺也是突飞猛进;玉魔老人对玉的收藏然他知道了不少玉中珍品,玉魔老人对玉历史的精通也让韩子奇佩服得五体投地。韩子奇的恋玉情结从他见到玉的第一天,不断地被强化,而到达无可自拔的境地!
玉途劫难
如果说恋上玉是情不自禁,那么玉途劫难又是谁人能预知的呢?
其一,梁亦清的意外死亡。蒲绶昌拿着《郑和航海图》来找梁亦清,希望他能照着画雕出来。接下活来时有难度的,纵使蒲绶昌说得是天花烂醉,梁亦清还是有着不少顾虑的。做这件活是一个费时费神的功夫,少说也要三年,这三年一家老小吃什么?是的,“玉器梁”的名声、手艺让梁亦清有做成功的把握,但也不得不考虑要将郑和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是难度重重的呀……梁亦清犹豫了,但当他看到那幅画时,他坚定了。郑和和他一样也是回回,这正是这个因素,梁亦清排除万难接下了这件活。
万事开头难,梁亦清两眼看着那块璞玉,想象着以后成型时的样子,心里有些许兴奋,可又从哪里开始呢?从接下活到开始动手,梁亦清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的多了。
可谓人事不可量,谁也想不到,梁亦清在他的鸿篇巨制即将完成之际,在点睛之际,会突然倒下,梁家陷入了绝境,甚至连做玉器的“水凳儿”也被蒲绶昌以要债的名义拿去抵债了。韩子奇在这时做了一个让人恨之入骨的动作,他请求蒲绶昌收下他,让他去蒲绶昌门下继续这个活计。
其二,二战的影响。当大家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时,韩子奇的玉器行也收到了影响。玉器生意没有了以前的红火,他的收藏也面临着很大的要挟。在亨特先生的强烈邀请下,当然更实在韩子奇内心对玉命运的无限担忧的情况下,他决定暂时抛妻弃子,漂洋过海去英国。漂洋过海来到异乡,在亨特先生的帮助下,韩子奇很快在国外打开了局面,赢得了名声,办了自己玉器的展览馆。
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顺利,直到有一天,德意志法西斯分子对英伦下手,韩子奇整天和自己的玉器共同进退,时刻守候着他们。在亨特先生的要求下,玉器以及他们一起住进了地下室,整天担惊受怕,时刻都在受着战争的威胁。而家中的变故,韩子奇又怎么顾及的上呢?在这危急时刻,妻子梁君壁没有善待自己忠实的伙计,最终,玉器商铺转手他人,而这个人就是蒲绶昌。
其三,也是对韩子奇最大的打击,文革时期,韩子奇被抄家了,他所有的玉器都被收归国有。韩子奇一生的收藏就这样化为乌有。前面是丧女之痛,现在是自己最后存在的意义,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玉之诀别
十年的外国羁旅,回到国内,面对这些变故,韩子奇没有说什么,妻子一人在家,在这样的年代,能够保全自身就已经很不错了。加之自己在国外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韩子奇就这样在家里留了下来。带着愧疚就这样生活下来了,面对妻子的无理要求,为了自己闺女的前程,韩子奇从自己的手藏品中找了最次的那一件给妻子准备儿子的婚事。心中在滴血,可是无奈…….更让韩子奇气氛的是,这件玉器竟然在他的工作单位出现了,也就因为这样,韩子奇昏倒在地被送至医院抢救。
忠实的伙计因为妻子的冤枉离自己而去,玉器行成为过往。可是,文革的变故,就是伙计的孩子对当年对自己父亲的不公,现在决定报复。韩子奇被抄家了,玉器一件不剩。韩子奇也从此一蹶不振。也就是在这凄凉之时,韩子奇带着无限的不舍,对人世的留恋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后来,韩子奇得平反了,他收藏的玉器以及奇珍斋还给了韩子奇的儿子韩天星。天星将玉器捐给了国家,因为赏玉之人,恋玉之人已经不在了。韩子奇,他是为玉而生,也因玉而死,他的人生和玉有着太多,太多的联系……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