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七堇年
2010-09-16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张曼丽 责编: 浏览:2

  或是孤陋寡闻,或是无心它顾,亦或是生活的空洞乏味,清水一般淌过这些流离的光景,竟然不知道你的存在。遇见你是生命于我的眷顾,从此生活中竟多了许多华光,这便是一个作家对于一个读者于信念上的恩赐。

  从来都不怎么看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作家,只因为骨子里有种不安分的因子在游动,桀骜不驯地认为他们的生活际遇也只不过是平凡世界里的一角,并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敬仰与崇拜的元素,无非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种种。故而,在过去的年岁,也终没有遇见多么令自己痴心的笔者。

  偶然的一个机会,听到了你的名字,堇年—三色堇的化身,只因为那种花朵有着能够弥漫一生的寂静美感。于是找来你的文字去读,文字本身便可以看到生命的尊严,那是你对于写作的严肃,对生命的尊重,是严肃文学再生的标志。

  一个站在十几岁尾巴上的你,完全摆脱了少女迷蒙的情怀和粉脂,跳出了无病呻吟的伤逝窠臼,胸怀里能够承的下高原藏区的绮丽诡秘、宗教背景、时代苦难,以一个男子汉少有的刚性拥抱和叙事风格,直面冷对所有的死亡、痛苦、疾病和神启,从不回避。

  “人的肉体本就是自生自灭的莲花,所以一定要有善美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在佛的抚度之下,获得永生”这是何等的大气,这是何等的冷观,堇年,一如你所经历与想象的,《大地之灯》对大地的拥抱将心理外化天地合一,恣意汪洋的将生命中那些或凝重或敏感或惹火的感觉泼向了高原藏区的寂静、天葬、转经、高高的山,在那纯真的眼眸和俊美的文字之间,让我们体会着生命的高贵与尊严。

  就像安舜波老师说的,是七堇年让我们看到了严肃文学正意气风发的继往开来,是七堇年让我们不再面视严肃文学的萧条景象。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因了成长本身的不完美,所以要用这些如原石一般经不起雕刻的文字,以一种接近成长本质的真实的形式,纪念业已逝去的青春。《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爱与被爱、伤害与被伤害的世界上,生命对我们是吝啬的,因为他总是让我们失望;可是生命又是慷慨的,总会在是失望后给予我们拯救。所以因了这生命的慷慨,我们就应该有尊严的活下去,就如同生命的本身,尊重我们的存在。多么凌厉的见解,有谁会知道这出于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之手?

  也许生活的磨砺教会了所有人要用生命去呵护曾经的所有,这之间的过程是唯美,无论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就像堇年,在那个叛逆的年岁就有了上路的梦想,于是便有了这本不属于站在十几岁尾巴上的人的文字,是堇年善于把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赋予文字的审美含义,让生命忍于平凡的的外壳,让我们不得不像果实般有着汁甜水蜜的肉瓤以及一颗坚硬闪亮的内核,因为只有这样的一颗种子,才能在人间渗出生根发芽,把一段富有情致得的人生传奇流传下去。

  《澜本嫁衣》,人间是一艘伏在欲望之河上的船,河流因为混杂过多、新旧杂陈良莠不齐的人性欲念而散发着微微腐臭,但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认是人的全部欲望承载了整个人间。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远在天边又尽在眼前的世界,我们在这样一个肮脏的世界里苟且延喘。

  罗曼罗兰曾说过:“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即使这个世界再怎么肮脏,再怎么不堪入目,我们都应去爱它,因为是这个世界承载了我们的生与死,我们没有资格去不无根据的指点它的过失。小小年纪的堇年竟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参透的如此淋漓尽致,即使熟稔的人间百态和阒静的生命哲思。

  于是再也不能自拔,于是就那样心甘情愿的追随着你,效仿你赋予文字的笔法,歆享于你曾经经历过的生活情致,陶醉于那些逝去的美好年岁。生活中满是小七的影子,就连身边的朋友同学都说,你快点和小七结婚过日子得了,如若我是一个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定会把小七当做我追求的对象,只恨自己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生。

  如今打开电脑竟也时常无意识的看看小七的博客,听着那抑扬顿挫的背景音乐,看着那些出自小七之手的照片,看着那个俊美安静的小七。淡淡的笑容,纯纯的眼眸和充满感激的文字,这些都是堇年对于读者的感激,对于生命的感激。

  听说小七又要出新作品了,真的很是期待,现在的自己就像是一个在等待乳汁的小羊羔,焦急而又向往。

  小七,因了对你的痴迷,虽仍深有相见恨晚之感,但是于你的俊美与淡然,却让我心生庆幸,在有生之年,遇见你,真的是我生命中最最唯美的际遇。

  七年织就的锦缎,铺展成精美的悲怆之画,被眼泪和回忆框成画框,挂在心壁上。而我知道,她也一直在成长,并且仍旧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靠前。

责编:苏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