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者,处世之道也
2010-09-05
来源:数学与信息科学院
作者:肖士连
责编:
浏览:2次
夜深,欲寐。恍惚周公来邀,昏昏然。忽闻室内铃音大作,不绝于耳,恶,叱之。复寝,奈何惊扰已至,倦意全无,辗转反侧,终不成眠,甚嫉,遂取作乱者视之,盖一简讯者也,言曰:“今晚心理报告,必到!”余不禁哑然,继而哂之。
心理之说,余自知学识浅薄,未敢轻之,然,吾始“呱呱”初啼,今之于大学求识,亦有二十载,夫子曰“弱冠”之年也。之于“心理”,何为“康健”,自不乏一家之言,余谓之曰:淡然处世。
昔时文豪羲之《兰亭集序》有言:“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唔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子愚,略通其意,以淡然者释之。亦古谚有云:非淡泊者无以明志,无宁静者鲜以致远。余以为虽辞令殊途,然意喻同归,万变而未离其宗也。吾年方二十,智疏学浅,历阅无多,每念及此,犹心境和平,灵韵生而躁浮去也,故慧人之慧语,意深远而无晦涩之说,所以为此。纵事殊世异,有感而发,古人诚不我欺。
今之众人,皆好利名而恶淡泊,鲜淡然者。莫不声色权马,力争之;觥筹交错,尽享之;犹以为私囊未饱矣,如此往复,终落祸根。究其所以然,要之,盖曰:躁也。亦有毫厘之末,血光相随,本无仇怨,酿此祸者,浮也。呜呼哀哉,如此罹祸非鲜矣,世人竟视之如常,漠漠然。
愚以为淡则知足,知足常乐。泊亦达观,达则清明。淡泊为人即淡然处世也。既淡然视之,终有所得。虽不及金玉满堂,然少忧心世故,岂不快哉?
学生人微言轻,作此文者不敢谓之诲人育人也,本无做作之嫌,亦无卖弄取宠之意,盖无眠之所使,直抒胸臆,聊以自娱耳。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