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香港
2010-08-26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王炯 责编: 浏览:2

  日程安排上有红树林这一项,标注的是大陆客偷渡到香港的地方。到达红树林时正值雨中,无心看风景,穿过茂密的绿色长廊,径直来到深圳湾岸边。

  浅浅的海湾,幽幽的湿地,悠闲的鸟类,岸边的民众交谈甚欢,此情此景,怎么也想不到这里曾经是大陆偷渡到香港的捷径。

  望着对面依稀可见的香港建筑,我仍然可以想象当偷渡客们心惊胆战地游过阴冷的海水提心吊胆地上岸后,又怕香港方面随时的检查而东躲西藏的场景。虽然无一技之长的他们到了香港也只是从事最低端的体力劳动,但至少生活可以比在当时的大陆强很多倍。 、银行及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工贸服务业、社会和个人服务业,被誉为“东方明珠”“购物者的天堂”,在那个时代,在大陆人眼中遍地是黄金。

  香港,亚洲繁华的大都市,地区及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00万,主要产业包括地产业

  “毗邻香港”“特区”,这是我最早听说深圳这所城市时的关键词。   

  利用“三来一补”等优惠政策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关系,利用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田,这是我后来认识的深圳。山东人来了,安徽人来了,重庆人来了,大陆人又聚集到深圳,不过大家已不再忙着游过深圳湾,招商引资、建设工程、娶妻生子,大家将根扎到了这里。再后来,香港人来了,台湾人来了,马来西亚人来了,法国人来了,美国人也来了,不同的肤色汇聚到这片热土,共同创造了深圳的传奇故事。华为创建了,地王大厦拔地而起了,招商银行成立了,市场机制、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观念等经深圳从香港传遍中国大陆了……成长期的深圳创造了一个个中国神话。

  现在,晚上俯瞰中国,最亮的地方是深圳湾的两岸,而且两岸的夜晚几乎没有区别,一致的如同一座城市。

  谈到深圳,仍然会谈到香港,只不过深圳已不再是那个依偎在香港怀中让中国政府关怀备至的雏儿,而是羽翼丰满可以振翅即可遨游天外的大鹏。

  深圳湾,此岸深圳,彼岸香港。

  曾经,我们的梦想是由此岸到彼岸,哪怕颠沛流离。

  深圳湾,此岸深圳,彼岸香港。

  后来,所有的热情留在此岸,追逐自己的梦想,包括彼岸的人。

  深圳湾,此岸深圳,彼岸香港。

  现在,每个深圳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深圳的彼岸叫做香港”。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