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人生精彩华章
2010-07-08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刘正阳 范长平 责编: 浏览:101

自强不息,追梦不止

  获悉山东理工大学于思湘教授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上被推选为副会长的喜讯,我们带着一种既惊喜又崇敬的心情来到教授家中,他热情招呼我们到书房入座,忙着给我们倒水。教授略显清瘦,但是精神矍铄,谁也不会猜想到这位自强不息、追梦不止的教授已近花甲之年。

  交谈中我们得知,于思湘教授1951年6月出生于淄博市临淄区南王镇左庄村,先后于淄博师专、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又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修完了现代汉语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自1977开始先后在淄博师范、淄博师专中文系、淄博学院中文系、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任教。1988年被评为助教,1990年晋升为讲师,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于思湘教授2003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山东理工大学优秀党员和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山东理工大学建校50周年之际,荣登《山东理工大学人才榜》,2006年荣登《福布斯山东理工大学优秀老师排行榜》,2007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九批荣誉校友”, 2009年获山东理工大学“教学质量奖”,2009年个人简历科研成果工作业绩被收录临淄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编的《天南地北临淄人》。

  于思湘教授谈到在山东师范大学进修时的那段经历,他感慨地说,那是求学生涯中最难熬的日子。由于家境不好,微薄的工资几乎难以维持生计。自己的工资近一半用来买书,另一部分给家里,供家庭和父母生活开支,剩下的钱才用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尽管如此,与教授执著追求的信念却始终不变,他时常告诫自己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过硬的科研成果才是对党、对母校、对父母家人的最好回报。双重的进修任务不但没有把这位凡事不服输且是而立之年的知识分子压倒,相反,巨大的压力却变成了无形的动力,他最终以各科成绩优秀及处女作《试谈惯用语的语法特点》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的骄人成绩实现了他自强不息、追梦不止的人生价值。

  于思湘教授曾历任淄博师专、淄博学院中文系和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带头人、学术委员会委员,淄博市第四社联委员、淄博市社科咨询专家。现任淄博市第五届社联委员、中国语言学会会员、淄博市语言学会会长、山东省语言学会理事、全国高师现代汉语教研学会副会长。工作业绩告诉我们,教授从未停止过追梦的步伐。彩虹总在风雨后,他曾先后出版过现代汉语专业用书4部。在国内最具权威的《汉语学习》、《语言文字应用》、《修辞学习》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韩国日本、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及个人专著转载引用。系列研究论文《现代汉语中应增加方位型合成词》一文被收录南开大学当代著名词汇学专家周荐先生的《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专著中,《介宾型合成词初探》、《现代汉语准词初探》等文章被收录到颜迈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教学语法研究与应用》一书中。其学术论文《也说省年号》等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编的《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收录。其学术论文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淄博市社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2项、三等奖8项;获淄博师专、淄博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获山东省语言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10余项,承担省级研究课题2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次参加国家级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多次代表我校在大会上发言。2007年在青海召开的《第四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教授被大会组委会安排为分组研讨负责人,负责组织研讨,这充分体现了大会组委会对教授学术水平的充分认可,更使我们感到崇敬的是,有关资料显示早在数年前教授学术成果与个人简历已被载入《中国语言学人名大辞典》。

  每每谈到上述成果和荣誉时,教授只是淡然一笑:“这些只能说明一个人的过去。何况,在我校比我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比比皆是,我的这点成果不足挂齿。当然,我的付出能得到学界同行和同志们的认可,也是对我这些年来辛勤付出的最好奖赏,因此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这些年洒下汗水没有白洒,回顾过去,虽然没有辉煌,但总算没有留下太多遗憾。”

呕心沥血,孜孜不倦

  在科研方面,追求原创性是教授一贯追求的目标和境界。近年来,教授在学术界耳熟能详但却被人忽视的学术范围内发现颇多,如零型“的”字短语、零韵母、省年号都是在国内首次提出,属于原创性学术专论。方位、介宾、“的”字、“所”字、能愿、数量六种类型的合成词同样属于现代汉语合成词研究领域中的填补空白之作。其中洋洋一万八千多言的学术论文——《现代汉语数量型合成词研究》就是为今年五月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提供的年会交流论文。文章在会上宣读后,专家以“视角独特、论据充分、论证严谨以及原创性填补空白”的评价获得了所有与会同行的认可。

  在谈到此次被推选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这一荣誉时,教授说他“既在意,又不在意”。在意的是外出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重要的是代表学校,能为学校的现代汉语研究赢得应有的学术地位,自己感到无比欣慰。不在意的是,做学问搞科研绝不是为了获得多少荣誉,而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为提升教学质量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一种职责。

  从于教授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试谈惯用语语法特点》到最近一篇学术论文《现代汉语数量型合成词研究》,这期间他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不甘在学术上步人后尘,总是力求创新,始终紧跟学术发展前沿信息。他认为,学术专著中的内容起码是十年前的研究成果,学术刊物中的内容至少是两三年前的研究成果,而学术会议中研讨的内容则是最新的学术成果。面对当今科研飞速发展的趋势,他深知在高校关起门来搞学术研究是不可取的,因此,他十分珍惜每一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他始终把跟著名专家的接触交流视为向他人学习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在参加学术会议期间,会后每次安排游览当地名胜的这段时间,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多去接触与会的著名专家学者,就自己科研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虚心向他人请教,交谈的收获可谓“名人一句话,胜读十年书。”这期间他失去的是全身心的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而之后的课堂上同学们却得到了在书本上难以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在学术研究上,教授始终保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治学态度,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为了探究某个问题,教授常常废寝忘食、埋头苦干,经常在自己的书房工作到深夜。多少年来,他几乎没有星期天,没有假日,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中。面对自己的学术成果,教授谦虚地说:“在我从事的专业方向上,如果说前人用他们的才智筑起了一座宏伟大厦,我充其量也只不过只是发现了大厦的一个尚未填补的缝隙,然后尽我所能把这个缝隙填补了一下而已。”

润物无声,甘为人梯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位学生,我愿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教授深情地说。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贯穿教授教学生涯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两个字:一是“严”,二是“爱”。所谓“严”,首先是对自己“严”,他深知“严师出高徒”道理,他更懂得严于律己的重要性。因此,教学几十年来,他始终恪守职业道德,注重备课、课堂教学、实践等每一个环节的规范性。随着教材的不断修订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到目前为止,他已将讲义四易其稿,因此他的讲稿曾获得优秀教案奖。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他不断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授以往的教案上留下的是一行行密密麻麻的课堂教学体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主动在同学们中进行课堂教学的民意测验,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搜集起来,并在以后教学中加以改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曾多次承担教研课题,并被学校筛选为重点课题加以支持,同时,多次获得教研奖励。从登上讲台的那天起,教授就把“向每一堂课要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座右铭,他对每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乃至板书都要认真研究设计,因此,他的课堂教学效果曾得到省教委评估检查团专家听课组成员的充分肯定,也因此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在学生的打分中多次获得第一名,2002年至2007年先后的年终考评中获得优秀等级,受到学校奖励。在课程实践环节上,他在继续坚持布置、批改作业的同时,还在提升学生的能力方面做了不少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其次是对学生“严”,他始终认为从事教育工作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课堂考勤严,考试阅卷严,作业批改严。 这里没有亲疏之别,只有一视同仁。在这里没有通融的余地,只有公平和公正。

  于教授对学生不仅仅是“严”,更多的还有爱,不管是在校生还是函授生。他班级中的学生家中遭受不幸,他和同学们带着礼品前去看望安慰;函授生家属带小孩来校陪读,他把暖瓶、水饺、奶粉等送到学生的宿舍;学生病了,他用自行车带着学生去医院治疗。因此学校曾经给予表彰,并撰文宣传他的事迹。目前,在相关网页上仍然可以搜到毕业生撰文褒扬教授人品、学识、工作态度的文章,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教授最真诚的敬意。在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在校生和毕业生反馈回来的,是对教授人品的尊敬、学识的赞美和教学水平的认可。上级评估检查团听过教授的课后,他给学校带来是课堂教学水平的肯定;院系派他带队实习,他给学校带来的是该团队态度能力的一片赞誉。

  在采访期间,教授的几位学生先后来到他的家中向他请教问题。“教授,人特好,为人师表、和蔼可亲,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今生学习的楷模。”朴实的一句话,凝聚了学生们对他所有的感情。

  古道热肠,虚怀若谷

  于思湘教授在求学上执著奋进,在学术上才华横溢,在教学上有口皆碑,在为人上谦逊随和。预约采访教授时,他一再婉言拒绝,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可以标榜的。教授在学术上当仁不让,做人却是如此谦虚和低调。

  在生活上,教授则是百顺孝为先。父亲中年得病,年仅12岁的他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和母亲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为了减轻母亲的生活压力,无论是在求学期间,还是参加工作后,春种秋收,农田里都有他洒下的汗水。他在淄博师专学习期间,由于当时生活条件差,没有钱买自行车,每逢周末他都要从张店徒步五六个小时回家,到家后还要接着去农田干农活,一直忙到天黑。父亲生病的几十年中,他总是节衣缩食,千方百计,求医问药,尽一切可能为父亲治病。

  母亲患病期间,教授同样是尽其所能,为母亲治疗。他把工作以外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陪伴照顾母亲。他和母亲回顾童年那一幕幕美好的记忆,一起回顾过去那艰辛的岁月,目的就是多给母亲以精神上的安慰,从而减轻老人身体上的痛苦。时至今日,他依然保存着母亲临终前的录音,时而倾听母亲那熟悉的声音,缅怀儿子心目中那位已经离他而去的伟大母亲。他几十年如一日,靠那并不魁梧的身躯承载着常人难以承受的重担。

  知恩图报是教授始终遵循的一条为人处事的原则。由于家境的原因,他很早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艰辛的生活使他较同龄人更早地懂得了感恩。教授家乡当年缺水,挑水需要到邻村,年幼的他承载不了盛满水的两只桶,村里一位心地善良的大叔替他把水挑回家。多少年后,教授依然没有忘记这位曾经对他有滴水之恩的大叔,每逢回家,他还经常去看望这位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虽已年近六十,可是教授依然没有忘记当年对他恩重如山的老师,多少年来每逢教师节、春节甚至老师的生日他都要去看望曾经在他成长的路上付出过心血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不能忘记在我成长的每一阶段曾给与我呵护与培养的老师。我也永远不会忘记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曾经给与我最真诚相助的同事和朋友。”而对他的学生,他的理念则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

  心中无我装他人,甘做泥土润芬芳。热情、善良、严谨、坚毅……似乎每个这样的词用在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身上都不为过。当血汗化作了光热,当真情化作了微笑,当岁月化作了爱河,毕生的心血已化作书写人生精彩华章的浓墨。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