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官二代?
2010-03-17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田雨 责编: 浏览:30

  最近,互联网上登出一条新闻,顿时舆论哗然。据有关媒体报道,泰安新泰市公开选拔了王然等七名领导干部,其中六名为80后年轻领导,而王然与刘婷婷更是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据新泰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告》显示,此二人为新泰市本地出身,大学学历。而正是由于她们的出身与学历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绝大多数网友认为,此二人定是“官二代”出身,大学学历更不能证明二人的能力大小。 

网络讽刺照片

  诚然,社会舆论存在这么一种导向:铺张浪费的定是“富二代”,少年得志的必是“官二代”。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舆论对此事件的消极评价就不足为奇了。另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偏见也是哗然原因之一。仔细阅读了某论坛中对此事的消极评论,大抵是围绕年轻官员是靠关系得到提拔、大学学历不算高学历及未经锻炼不可能具备相应能力展开的。

  其实,我们大可先不必揪住这几个问题不放,先探讨一下任用年轻干部是否合理。据新华网报道,2008年5月13日美国一名19岁的大学生当选俄克拉何马州马斯科吉市市长。此人竞选成功时尚在大学读书。当时不少网民则认为这是美国自由民主的体现,甚至不少网民期盼中国出现一位年轻市长。可是这次国内出现年轻干部,无论学历、年龄、从政经验都高于此君,却刺痛了国民的神经,原因何在呢?有人评论说,美国19岁市长是通过竞选上任,这是一个公开的过程,是美国民主的体现。可是我们审度此次国内年轻官员的任命,不也是经历了一次公开招考吗?新泰市对此的官方解释是,在选拔官员时,充分考察了相关专业知识。我们仔细的来看,两位大学生所学专业正好与所任职务相关:刘婷婷,山东大学法学专业,拟任新泰市人民法院副院长。王然,大学学历,管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拟任新泰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这样来看,年轻大学生官员在考试中胜出便似乎不是那么蹊跷,甚至可以说,在校学生也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多数网友对此的另一个担心是年轻人未经过锻炼,绝对不能胜任此职。这是否是有些自相矛盾呢?如果遵照这种假设,按照传统的选拔制度,官员逐级上调,上调的官员就一定能胜任更高级的官职,因为他受到了锻炼。那是否也可以这么假设,如果这次考试选拔制度是公正的,因为强调了专业知识,那些离开校园数十年的官员是一定无法考过年轻人,两者都合逻辑,而且这次结果导向的也是一个合理的结果。那是该否认公正的考试选官制度,还是否定原有选拔制度呢?显然,二者并无绝对对错,问题实际出在公众的不信任,对年轻官员能力的不信任,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不信任。正是这种原因导致了舆论的反转,不再认为国内出现年轻官员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社会舆论再三强调中国大学经历再三扩招,大学生的含金量一再下降。甚至有人声称扩招前的专科毕业生也比此时大学本科毕业生更加优秀。可是这种观点是否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观点呢?任何时代的人都必然会出现一批人才,人才的优劣,是难以妄下结论的,无论如何,时代更替都必然有着人才的更替,这也正是知识的更替,国家修改高等教育教科书,迎合社会的变革,培养大批的新式人才,竟然可以被简单的一句话否定,这种论调是否太不负责任呢?而在培养的大量高学历人才中再次经过社会熔炉的考验而选出的各方人才一定比不上当年培养的少量高学历人才,这又是多么的不合逻辑呢? 所以,对于这次事件,作为一个局外人,没有人可以保证这次考试公开公正,但是经由这么两种并不是完全理智的思考方式作为舆论的导向,也只能得出这么一种论调:少年得志的必是“官二代”,大学生的能力一定是不如当年了。可是,产生这两种观点的原因却是明确的,这里面的更多责任并不在舆论本身。思维定势的产生与社会出现了过多令人民群众难以置信的事件难脱干系。这就要求政府处理事务更加透明,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冷静的来看,其实选任年轻的官员确有诸多好处,青年人少了些许城府,多了几许干劲。年轻官员在更高的岗位上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另外正如新泰市政府所说,太多年轻人眼里只有上海那样的大城市,这是一个很好的吸引人才的好方法。所以给年轻人一个并不过分的机会,让他们证明自己,多一些支持与喝彩,少一些苛责与压迫,让事态发展证明一切,静观其变,或许官员年轻化,是一个正确的趋势,新泰市只是做了一件“敢吃螃蟹”的事。

  编者按:或许,此次年轻官员的任命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公开公正的,但我们同样也不确定他们就是“官二代”不是吗?所以理性、正确看待这样的事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责编: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