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邮箱:sdlgdxdxsswzx@163.com
5月14日下午,由学生学习与发展协会举办的学习方法工作坊在我校大学生事务中心106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邀请的嘉宾是来自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王仁炜,活动的主题为“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旨在帮助同学们探索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活动伊始,王仁炜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三种学习路径。面对大学学习的多元选择,他将学习模式归纳为三类:一是以应试为主的“冲刺型”,通过考前突击保障基础课业;二是深耕本专业并拓展前沿的“复合型”,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学习内容不应拘泥于课堂,可以参与专业性竞赛以对接行业需求;三是跨专业发展的“转型型”,需提前规划新赛道。他以身边同学为例,一名痴迷电路设计的学长,最终凭借自学能力获得高自由度工作,印证了“兴趣导向”的可能性。三种不同的学习路径对应三种不同的选择,他强调“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避免随波逐流”。
而后,王仁炜针对同学们关心的竞赛含金量问题,表示工科生应优先选择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赛事。“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比赛更多是锦上添花,而专业性竞赛能直接提升就业以及读研所需的技能。他提醒,无论是想推免还是考研的同学,都需要平衡绩点与科研,避免盲目跟风,真正有价值的竞赛经历应能丰富经验,提升技能,成为未来读研或就业的敲门砖。
最后,王仁炜以主题“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总结大学之道——在纷繁信息中筛选真正有益的内容,持续积累可迁移能力。“社会最终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而非简历华丽的‘NPC’。”在这次分享中,他多次鼓励同学们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比追赶他人进度更重要。”在信息爆炸时代守住学习初心,方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至此,本次学习方法工作坊活动顺利结束。